女性成长四部曲第三部《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

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骆驼,而彻底摧毁弗雷德丽卡婚姻的,则是那一把深夜从丈夫手里砸过来的斧头……

弗雷德丽卡,是英国当代小说家 A.S.拜厄特的长篇巨作《巴别塔》中的女主人公。而本书则是拜厄特“女性成长四部曲”的第三部,主线讲述的是被困在婚姻樊笼里的弗雷德丽卡的挣扎与觉醒之路。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一,被困“失语”婚姻里的知识女性,如何为自我发声

婚前的弗雷德丽卡是一个好辩、激昂、聪颖,且颇有魅力的年轻知识女性,曾经有过肆意张扬的剑桥大学生活,后来嫁给了拥有大庄园的富有乡绅奈杰尔,过着外人眼中称羡的“有钱有闲有保姆”的庄园女主人生活。

只可惜这个大庄园可以容得下一切,却容不下弗雷德丽卡的自由和自主。对庄园里的上上下下而言,弗雷德丽卡只要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就够了。她不需要朋友,不需要工作,不需要交流,更不需要自我……

彼时才 28 岁的她,却觉得人生已经快结束了。

撑过去一天,再撑过去另一天,这究竟算什么样的人生?

很多人的人生。

可不是么,这就是当时 20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社会里,普遍女性的日常,只要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就够了……弗雷德丽卡一开始也如是所想,为了她年仅 4 岁的儿子利奥。虽然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窒息,却也只是让她更加麻木地蜷缩在婚姻的牢笼里。

直到再遇昔日的大学好友,才让许久不曾与外界交流的弗雷德丽卡开始正视自己的婚姻问题。她尝试与丈夫奈杰尔沟通,让自己可以外出工作。不曾想奈杰尔直接拒绝了她的请求,甚至还禁止她与大学旧友保持联络,连电话都不让接。

终于,弗雷德丽卡下定决心要离开,虽然在此之前又不得不承受了几次来自奈杰尔的家暴,包括被电池狠狠砸过,被荒唐地禁锢在洗手间里,在马厩里被疯狂追逐,甚至于那个深夜里从丈夫手里砸过来的斧头……

斧头砍伤了她身体的同时,也彻底砍断了她对于婚姻的最后一丝念想。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逃出婚姻牢笼后,弗雷德丽卡在昔日好友们的帮助下,带着儿子利奥在伦敦开始了新生活,她在大学代课,给杂志社供稿写书评,坚决要和丈夫奈杰尔争夺儿子利奥的抚养权……

这场离婚诉讼和监护权之争,是《巴别塔》这本书的主要明线,而听证会上的双方辩述,证人证言的公然说谎,以及法官最后的判词,无疑让本书的阅读体验直达巅峰。

最为讽刺的是,弗雷德丽卡最后的成功离婚,是基于丈夫奈杰尔提出的反诉离婚请求,而不是出于自己诉丈夫虐待和通奸的指控得到支持。

但不管怎样,弗雷德丽卡真心地想:“我一点也不在乎谁打赢了这场离婚案,万幸,这场离婚最终发生了。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这里不得不叹服本书作者拜厄特的高明手法,她借法官之口将彼时 20 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和公众对女性的定位、要求和认知,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据我观察,越是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妇女,越是会在许多方面严苛地对待男性和其他女性。

社会倡导女性提升技能、提高期望,但我们此刻的社会并无法配合比以往更加进取的女性,也无法满足女性不断调高的期望,尤其成为妻子和母亲这种所谓的“完整人生”,不再符合高学历女性的自我期许。

而其他一般程度的女性,面临自我意识与现实生活无法相容这种难题,在处理的时候可能会更加耐心、温顺、灵活。瑞佛太太(弗雷德丽卡)到底是太过稚嫩和冲动,她的选择是一走了之。

而弗雷德丽卡在法庭上的声音,则是她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却又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声音,那也是一个安静的年轻女子,在为人生发声、宣示、嗟叹,她发出的是所有知识女性早该发出的声音。

我是利奥的母亲,我也是我自己,这两件事是同样的事实。

二、A.S.拜厄特: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来英国50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出生于 1936 年的 A.S.拜厄特,全名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Antonia Susan Byatt),正式头衔为安东尼娅·苏珊·达菲女勋爵。

拜厄特 18 岁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太阳影子》于 1964 年出版,至今共推出 29 部作品,荣获 27 座文学奖项。1990年,凭借作品《占有》获得英语小说界最高荣誉 “布克奖”。2002年,又凭借对英国文化的杰出贡献,获得阿尔佛雷德·特普费尔基金会颁发的“莎士比亚奖”。2008年,更是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来英国五十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无疑,拜厄特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女性小说家之一,更有评论家称她为“当代最博学的女作家”。

可是我猜想,她本人定是不喜欢“女作家”这样性别意味十足的称号,正如她在 2012 年与作家王安忆就《当代女性写作—中国与英国》的双城对话中,不无嘲讽地提到说,英国有个享有盛名的桔子小说奖(Orange Prize for Fiction),不限国籍,只颁给女作家创作的英语小说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2012,王安忆和A.S.拜厄特,《当代女性写作》对话

橘子小说奖是英国最重要的年度文学奖之一,1996 年由英国作家凯特·莫斯(Kate Mosse)建立,得名于当时的赞助商英国电信公司 Orange,而后从 2014 年改由百利甜酒赞助,改名为“百利女性小说奖(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再到 2018 年开始由多品牌联合赞助,最终更名为“女性小说奖(Women’s Price for Fiction)”。

不过在英国文坛,拜厄特是坚决不让自己的作品参加桔子奖评选,而她对于“性别主义”的批判也是尽人皆知。她坦言道:“桔子奖带有性别歧视。你找不到一个为男作家设立的文学奖。桔子奖假定存在女性题材一说 — 对此我不以为然。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拜厄特曾经开门见山地阐明过自己的写作格局,“我不想写小女人的东西,而是想写对人的思想有解放意义的小说。

所以,在她耗时 30 年写成的女性成长四部曲—《花园中的处子》、《静物》、《巴别塔》和《吹口哨的女人》中,显而易见的主线是知识女性弗雷德丽卡的成长和觉醒之路,以此探讨女人一生所要面临的所有议题和困惑。

除此之外,更是别有心裁地设计了 “书中剧” 和“书中书”的创意,生动再现了英国二战后几十年间社会变迁的浮世绘图景。

三、巴别塔:浩瀚语言贴合而成的繁复高塔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巴别塔,本是《圣经·旧约·创世纪》里的故事,说的是大洪水过后,诺亚的后代联合起来,想要建造通天的高塔。为了阻止这一计划,耶和华变乱了他们的口音,让彼此语言不通。

巴别(Babel),是希伯来语的发音,意思就是“变乱”,既解释了我们语言多样化的原因,也常用来指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能,或无法交流的语言障碍。此外,因着耶和华的干预,导致巴别塔的修建半途而废,所以也意味着神权的不可侵犯。

拜厄特更是通过她的学识和想象力,赋予了巴别塔多重含义:既是禁锢知识女性自由的樊笼,是令女性失语的男权社会,更是荒谬可笑的乌托邦……

是的,《巴别塔》里的书中书—《乱言塔》,写的正是法国大革命后,一群理想主义青年逃遁到远离尘世的乌有之乡,想要辟建一个“新社会”。只可惜,过于理想化的自由状态,终究抵不过人性里的自私和放纵无度的贪欲,世外桃源最终沦为人间炼狱,乌托邦彻底崩溃瓦解

而将这两者巧妙贴合在一起的正是弗雷德丽卡,她从令人窒息的婚姻之塔里出走后,在伦敦的新生活和新工作中,给《乱言塔》写了书评,结识了作者裘德,更是一力促成了《乱言塔》的出版。

之后,围绕着《乱言塔》的出版是否触及了当时的《淫秽出版物法》所展开的公诉案庭审,则是继弗雷德丽卡离婚案后的又一波高潮。而审判过程中,又引出当年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的诉案……

就这样,螺旋式的层层贴合中,拜厄特带我们登上了她精心构筑的语言之塔:有她自创的诗歌、神话;有书信、新闻报道、法庭实录等文本语言;有她对 D.H.劳伦斯、R.D.莱因、E.M.福斯特、卡夫卡等作家的文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精彩观点……

无怪乎《巴别塔》的成书像砖一样沉重,那是作者拜厄特在邀请读者进行一场文字和思想的火花之旅。

那么,你,准备好阅读了吗?

拜厄特《巴别塔》:困顿中觉醒的女性,走出失语婚姻,为自我发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4979.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下午1: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