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能静,智慧自然而生;神若能静,精神自然充沛。
静心养神,就是焦虑与压力下最好的解药。
心静则万事明,神养则百病消;心静了,世界就静了;心宽了,天地就宽了。
每日读上几遍口诀,就是在忙碌的日常中,找到一片宁静,让心灵得以休憩,让生命得以滋养。
这才是最高级的养生,也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
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
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
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冰,自古以来就是寒冷的象征,但在这寒冷中,万物却显得格外平静。
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都可以保持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只有当心处于宁静状态,才能真正观察和理解世界。这种静不仅是对环境的静,更是对内心的静。
心无旁骛,神清气定,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理解其内在的规律。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则进一步阐述了心与神的统一。当心神合一,气息平和,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不沉醉于外物。
这种状态使得我们能够在面对变化时保持冷静,不被外界所左右。
“相间若余,万变不惊”则是描绘了一种内心的逍遥。
心、神、气的结合绰绰有余,使得我们能够应对万变,不为其所动。这种自由与逍遥,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则表达了道家对欲望和情绪的超越。
不抱仇视怨念之心,彻底忘掉一切,不执着任何东西,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逍遥自得。
这种超越,使得我们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不被世俗所困扰。
“无舍无弃,无为无我”强调了道家的无为而治。
无为非不为,而是应该按“道”行事,处世立命。顺应自然,不被人为的欲望和执着所束缚。
古人云:“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人若能常清静,便能与天地合一,达到心灵的极致自由和宁静。
Vol.2
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心为神所主,养心必先养神。
神安则心静,心动则神疲。
《上古天真论》中有言:“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说,如果你的精神在身体里守得住,体内的正气就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则寿。“主明”就是心主,就是神。
神志清楚、大脑清晰,五脏才能各安其位、各尽其能,才不会产生冲突 。
心与神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内心平静时,精神状态也会变得安宁;反之,当内心被外界的纷扰所触动,变得浮躁不安时,精神也会随之疲惫不堪。
所以古人常通过冥想、静坐、调息等方法,来达到养神的目的。
而在现在,睡午觉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神方法。因为中午是心神所主。
睡午觉的时长最好是二十分钟到半小时。
这样神就可以养足,睡得多神会昏散,反倒起了相反的作用。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养神,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力。
给自己点时间,给自己点空间,张弛有度,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