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当代剧作选《比萨斜塔》:家庭生活就像比萨斜塔的倾斜

俄罗斯当代剧作选《比萨斜塔》:家庭生活就像比萨斜塔的倾斜

作者: [俄]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副标题: 俄罗斯当代剧作选·普图什金娜篇
译者: 王丽丹
出版年: 2022-7

作者娜杰日达在前言中表示,剧作者应适当降低对于剧本的读者期待。这句调侃隐含了一个功能性的任务,即戏剧作为综合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特点,涉及导演、表演、剧场等的艺术特征是否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进一步来说,唤起在场。当然,在排除那些站在顶峰处例如契诃夫这样的作家;或本身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性的,例如阿菲诺根诺夫这样戏剧家之后,其剧场性和戏剧情境呈现的工作,基本无法完全交给文学来完成。

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典时代,在麦克·威尔斯于2004年出版的著作中说明了戏剧的起源甚至可能早于诗歌和哲学。较之其他文类,戏剧在道德建构和文化传播的方面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宗教祭祀说、游戏说或是如莎士比亚所言“举起镜子模仿自然”的起源论,都意味着戏剧与生活方式或生活内容极大程度的关联性。西方戏剧家坚信音乐、舞蹈、诗歌和戏剧都在原始宗教仪式中有共同的根源,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才区分为话剧、芭蕾格局和音乐戏剧等。由于娜杰日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我们可以试着从东方的角度来讨论这一点。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最终诗人得出的结论是:“是则灵为之职,或偃蹇以为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这段话说明的是戏剧作为一种仪式的起源,通常用来对某件具体时间施加神秘的影响,例如求雨,或者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随着形式与内容的不断扩容,逐渐具备教育历史、娱乐民众和传达信息的功能。王国维接下来说明了戏剧的结构特点“必合语言、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演”字进一步界定了戏剧的叙述和情节,如果我们结合某一具体的剧本来诠释的话,就会发觉它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文学层面,即对白语言和故事架构;第二是剧场意义上的,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演”,这意味着舞台艺术的特征,涉及语言、动作和歌唱部分,也即一旦脱离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关系,戏剧是难以存在的。

这产生了概念性的问题:戏剧性与戏剧情景意味着什么?戏剧性包括由坚定行动意志的心灵所产生的情感,由行动或动作所激发的心灵所产生的情感;也包含某个个体在从最初的感动到充满激情的欲望和行动中所体验到的内心过程,以及一个人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对心灵所产生的影响;还包括源自一个人面对外部世界的心灵深度所产生的意志力冲动,从外部世界进入内在生命的塑造力的融合,最终,某种行为的出现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作用。

我们将试着讨论娜杰日达《比萨斜塔》中的戏剧情境,但要明确的是,作为现代剧作家,对于戏剧整体节奏与情节安排、人物行动与语言对白并不完全属于戏剧传统的那条巨链,其戏剧结构也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高潮式或穿插式的结构。首先是行动者的符号化、人物动因与行动的一致性、并不具体的行动背景以及行动目的等,这些要素与传统戏剧之间的差异即是《比萨斜塔》作为剧本的具体性。

结合娜杰日达的表述来看,其认为现代剧本创作中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观众对于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期待,并且将社会叙事转化为家庭叙事的探索,以人及其生活的世界为其表现对象。将角色置于某种背景之中,形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加以性格化的刻画,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其行动的内在动因,相比来说,《比萨斜塔》以对白为主的情节推动使戏剧的语言需要具备极高的凝练性和动作性,也即对白蕴含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可以推动人物的下一个具体的行动。

妻子:我再也不生你的气了。再也不准备改造你了。直接走人。最后一次出走。

丈夫: 够了,说来说去的!没有别的话题啦?嘿,逐一回忆······唉,我承认我多少······好了——好了——好了!球赛!瞧——多棒的队员!你以为他们不喝酒吗?才不是呢!喝!但他们的老婆不吭声。

妻子:我无所谓了。现在这只是你个人的问题了。

丈夫:已经道歉了!你总是没事找事!道歉了——你就别纠缠了!妻子:好吧。算你道歉了。我原谅你了。

丈夫:那就赶快去你妈那儿吧!走吧!回头见!射——门!!!嘿,芬兰人!嘿,太精彩了第二分钟进球!射——门!!!(抓住她,紧紧抱着,响亮地亲吻)

妻子:我们分手后还是朋友,好吗?无论如何我们有儿子。

《比萨斜塔》中存在感较低的旁白和独白语言,简洁到没有名字而只有身份的角色安排,都让读者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白的内容上。故事由疲倦而敏锐的妻子计划离开她愤怒而钝感丈夫展开,所有的回忆和争执,以及关于二人的未来计划都围绕着这一行动而展开。情节始于丈夫正为了一场球赛而情绪剧烈起伏,而妻子开口为当下的情况进行了最为简单的说明:“结束了,我们朋友”。随着对话的不断延续,越来越多的角色被卷进这一行动——母亲们、情妇、未婚夫等等。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真正在场的两位主角成为了婚姻关系的符号,而这些附着于二人对话的人物却拥有自己的名字。

妻子:(拨电话号码)妈?我耽误了一会儿。没有。一切正常。谈了。反应?正常反应。我们的关系结束了。这很明显。他?在这儿。打起了瞌睡。什么时候?你认为,他是故意打瞌睡?他无意中打起了瞌睡。他怎么看?很矛盾。妈,我这里还要收拾一些东西。来得及!别担心!再见!(挂上电话)······

妻子:喂!妈妈?我们在谢列梅捷沃机场见吧!在柜台值机处。对不起!是的,谢谢!这就出门!我说了,妈妈!马上出门。(挂上电话)就是说,是在我们结婚之后?!······

妻子:(拿起话筒)是!还在这里。是,来不及了。对不起,妈妈,请原谅,别难过。这又不是去罗马的最后一班飞机!我坐下一班!对不起,对不起······(挂上电话)看见了吧,迟到了······坐下一班走?丈夫:下一班什么时候?妻子:不知道。

从妻子三次与母亲的对话中,我们察觉出了娜杰日达对于情节的处理与传统戏剧结构的差异,传统戏剧要求情节从开端逐渐发展到高潮,矛盾到达顶点,随着矛盾的解决而恢复平衡,并且传统戏剧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分离,则在本作中结合在一起——妻子原计划离开却一再推迟离开的行程,在听到丈夫对于这段婚姻所带来的感受与他在婚姻中的行为。剧情的这一安排改变了我们对于最初人物关系和对于后续情节发展的猜测。原本毫无希望的亲密关系似乎并不像观众所见,两人言语之间道出了这段维系二十年的婚姻对二人的改变,隐含着二人各自并不相通的悲伤和曾经怀着的希望,这种情态是传统戏剧所拒斥的,而这种生活却如此隐私又如此普遍,我们几乎立刻就能够明白二人努力实现目标和阻止其实现的两种力量之间的对抗,理解家庭生活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抗争与融合。

娜杰日达在前言中一再重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认为儒家伦理的核心原则是社会与家庭中的最高的关系原则——“仁。和谐。人性,爱人,仁爱,仁慈。真理,正义。习俗,利益,仪式。常理,理智,智慧,审慎。善意和诚信。孝敬父母。忠实,忠诚。勇敢,英勇。”这些价值观是娜杰日达在创作自己的剧本时所努力依赖的价值观,同样也是其进入中国戏剧空间的桥梁。早在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大师应苏联政府邀请访苏,同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等进行了艺术交流,近十多年来,中国剧团多次参加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中俄合作的《良辰美景》、2019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的《长子》、2017年11月中文版《她弥留之际》登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2019年10月,重庆市话剧院将《比萨斜塔》再次演出,皆是中俄戏剧交流的成果。白嗣宏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联戏剧以写实为主,中国传统戏剧京剧是在写实基础上提炼出写意的精气,使戏剧艺术升华,对苏联戏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俄文学艺术交流合作的启发之一,就是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和诉求,这就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娜杰日达同样表示,要理解与观众的互信对话这种独特形式的本质,我们应该重返最初培育剧院的原始价值观,而这些要素本身同样不是戏剧性,激情本身也不是戏剧性,旨在表现自身的激情也不是戏剧性,只有引发动作的激情之呈现才是戏剧艺术的要义所在;只为事件本身的事件呈现不是戏剧性,但影响人心灵的事件之呈现才是戏剧家的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22989.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1日 下午2:44
下一篇 2022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