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文学奖。”

十几年过去后,汉德克获得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彼得·汉德克以其独具风格的创作在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更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

彼得·汉德克一生获奖无数,如“霍普特曼奖”、“毕希纳奖”、“海涅奖”、“托马斯·曼奖”、“卡夫卡奖”等。他曾说,在文学上,没有所谓的高峰,最多是一个小山丘,人们可以在上面建一些葡萄园之类,还可以让孩子在这个小山坡上玩,而这就是文学。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彼得·汉德克执导电影《左撇子女人》截图

在彼得·汉德克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一些作品为他贴上了诸多标签(早期戏剧作品的“实验”“反叛”“先锋”特质),引来了巨大的政治争议(晚年关于塞尔维亚问题的随笔),另一些作品则可以视作对这些“标签”和“争议”的补充和纠正。

无疑,汉德克对于后者投入了更多的创作精力。这些作品更复杂,更深刻,更能够体现汉德克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家达到的文学造诣,然而这些作品却常常被前者的过量讨论所遮蔽和忽视。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1961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1966)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1966 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

1972年,汉德克写下了《无欲的悲歌》。它朴素,简单,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回到故事最古老的传统),并且具备汉德克的文学特质——它很适合作为了解汉德克的入门篇目来读。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自從了解了人,我就愛上了動物。“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作者: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彼得·汉德克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彼得·汉德克执导电影《左撇子女人》截图

—— 每个女人身上都有清晰可见的空虚,在逃离与麻木之间沉沦。

—— 第一句话我想到了《局外人》,但汉德克无疑更为纤细,他就像自己母亲的复制品。他能透过回忆与时光看穿母亲的灵魂,那仍然是一个小男孩的眼光,略带羞耻的看着自己粗鲁的母亲。母亲的一生啊,作者看似节制的文字,却读完让人有心梗的感觉,悲伤在心里破了一个洞一样流淌,因为,我能明白,我能明白。作者看似没有章法的乱语和回忆,却如此的动人。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啊,我要哭了。

—— 《无欲的悲歌》的视点比起全知全能的记叙者来说,更偏向自杀者外部的观察者,这就使对自杀者的把握成为了不可能,“母亲”最终成为了一团不可测、没有存在性的阴影。

彼得·汉德克 | 无欲的悲歌

“ 被剥夺了个人的故事和个人的情感,久而久之,你就开始像平常形容马这类家畜时说的那样“怯生”起来:你变得胆怯,几乎不再说话了,或是变得有点神经质,在屋里喊来叫去。”

“ 反正大家心里清楚每个人的烦恼都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这个人想得比较开,那个人不太想得开,全是性格使然。”

“ 描述只是一个回忆的过程,但是另一个方面,它又无法为下次保留下什么,只是通过尝试尽可能合适而贴切的表达方式,从恐惧的状态中找到些许兴趣,从那恐惧的愉悦中创造一种回忆的愉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2863.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1)
上一篇 2021年10月22日 上午9:52
下一篇 2021年10月22日 下午12: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