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亮《永不消逝的第一眼》:真情为其间最珍贵的所在

宋晓亮《永不消逝的第一眼》:真情为其间最珍贵的所在

一个华裔女作家的有情世界,关于中美两国交织不清的好故事:真情为其间最珍贵的所在 !

好书推荐网12月11日书讯:近日,宋晓亮新书《永不消逝的第一眼》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作家小传:宋晓亮,祖籍山东,文登人。1986年秋天移民美国,先扎寨华盛顿,后定居印第安纳州。现为《华盛顿新闻》副刊专栏作家。

编辑推荐

1、作者为知名华裔作家宋晓亮,她在中美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在大陆已经受到很多人的研究和关注
2、《永不消逝的第一眼》内容跨越国界,有时代性和话题性,贴近读者
3、此外,宋晓亮有较高的反映社会面貌的能力,作品涉及中美两国风土民情及待人接物。擅长以最简单的手法,写最复杂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语言风趣幽默,画面感特别强
4、宋晓亮擅于以触动人心最脆弱部分的手笔,描述那些似乎最平常的事、最寻常的人,来以小见大,引人遐想,给人启迪,赋予岁月以灵魂
5、宋晓亮说过,“像我这样的人就是用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也决不会向任何权力、权利和势力租借自己的大脑。每每,秉笔伏案,不论是悲痛篇,逗哏篇,或是批判篇,都在接受着心的驱使,灵的托付。”
6、读过这本书,可以找到人生的坐标与行动的准则,走进故事现场,了解中美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内容提要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为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宋晓亮的散文集,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定居28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背景,同时将视角切换和转移到中国大陆故乡,通过饱蘸着生活源头的语言以及生动鲜活的文字,让读者更清晰、更详尽地对比中美风土人情,了解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章节试读

鲁菜,位居中国四大名菜之首。妈妈所烹饪的鲁菜,在我的回味中,得说全球第一啦!高调赞美自己的老娘,我脸不红,心不慌,还敢白纸黑字地写出一大张。妈妈的拿手好菜并不是极具胶东特色的葱烧海参、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鱼、扒原壳鲍鱼、糟溜鱼片、浮油鸡片、汆双脆、烤大虾、炸蛎黄。而是红烧鲙鱼、油煎银鱼饼、芝麻拌海蛰、韭菜炒青虾、大葱炒蛤蜊、肉片焖蒜薹、鲜炸黄花鱼、茼蒿芋头汤、虾米白菜粥、鱼肉汆丸子、豆腐炖鮱子。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在老家时,足蹬南山坡,放眼望去,“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壮美景观迫人豪情顿生。就因生在海边,靠海吃海,没商量!如此这般,我家的一日三餐无海味的时候,几乎没有。尤其是产自胶东湾的各种蛤蜊,一直都在不失时机地为汤啊、卤啊增鲜添香。借地缘优势,妈妈便做得一手鲜美可口的海味菜。三姐说,妈做的红烧鲙鱼可用古今中外谁堪比来形容。的确,邻里间,谁家娶媳妇,嫁女儿,都会特地聘请我妈去掌勺。她老人家的那道红烧鲙鱼一上桌,交口称赞是要挑弯了大拇哥的。我的最爱:妈用小银鱼、鸡蛋、少许白面、少许盐跟葱花搅在一起,煎出的银鱼饼儿。圆圆的,像核桃酥那么大,一煎几大盘,闻着喷香,吃着透鲜。常常,一顿饭下来,我什么都不碰,专门大快朵颐那看着金黄、嚼着倍儿香的银鱼饼儿。走出老家后,在北京,在美国,妈妈的“名菜”,我复制甚难,其主要原因:谷物不新,鱼虾不鲜。就拿芝麻拌海蛰来说,不提其他,仅一新鲜海蛰,绝对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在老家,一根扁担,两个筐,腰里别上几毛钱,一路欢快至海边,两筐海蛰购得后,颤颤悠悠挑回家,碗盏刀剁齐上阵,可口美食引人馋。每每,妈将那略带海水颜色,略带海水味道的海蛰端到案板上,片成片,切成条,放在凉水里浸泡三四十分钟,用漏勺捞到瓷盆里,然后再撒上炒香的芝麻盐儿、倒上酱油、拌上蒜末儿和香菜末儿,人手一碗,吃后若不齿颊留香,其味觉器官愣是不答应。还有蛤蜊打卤面,离开胶东那片海,甭想再尝那个鲜。告别家乡那方田,甭想再品那种面——妈的手擀面。妈妈在擀面时从来不用醭面,要的是把切好的面条往开水里一放,当即会自行散开,这个技术在和面上。常言道:碱是骨头,盐是筋,和面时若配好盐碱的比例,那面条吃到嘴里,是又滑又爽又筋道。如此面条,再浇上我妈的卤:先用葱姜炝锅儿,再煸炒肉丝和西葫芦丝,加进蛤蜊肉,倒上焯蛤蜊的鲜汤汤,开锅后,撒把韭菜末儿,把人好吃得,何止回味三日不衰!在我眼里,妈妈不仅是红案名厨,白案手艺也相当地道。强烈感受,妈无论做什么均受爱的驱使,那份潜存在心底间的爱,对世人,对孩子无不全心释放。她不怕麻烦,不嫌累,只要我们吃乐了,吃美了,她老人家的“中国梦”就算实现了。人说,娇大的,惯小的。我恰是那个被惯大的老丫头。孩提时,妈妈给我包的大饺子,全捏成胖麦穗儿,甭说吃,一看就咕咚咕咚咽唾沫;包那小饺子比乒乓球还要小一圈,为的是一口一个,吃着痛快。蒸起馒头来,有时会做几只大燕背小燕;有时会做几只小白兔;有时会做几只小狗狗;有时会做个大刺猬。动物的形状做好后,妈妈就先用剪子剪出燕子的翅膀,用手捏出脖颈、嘴和尾巴。再让燕妈妈用翅膀当手,上翘后弯,勾住自己的孩子,为的是小宝贝不被摔下来。小兔、小狗主要是捏好耳朵与小胖脸儿及四条腿。大刺猬耗时最多,那一身的刺全靠剪刀来一排一排地退着剪,剪一下往上挑一下,以防蒸好后,刺刺会粘在后背上。都做好了,再把那尖尖的小嘴给剪开了,里面还要夹上一条泡过、剪好的红枣呢。一来,我捧着晾凉的小动物,说什么都舍不得下口咬。看着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小样样,好想宠物般地将其养起来。尤为难忘,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妈烙的巧馃更是酥脆,香甜,咬一口,慢慢嚼,细细品,咽下舍不得。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专业点评

宋晓亮的散文、随笔写得相当独特,不乏历史感之余,更能在直面生活与个人际遇的元素中闪现思辩的光彩。乡情、亲情、友情与移民圈内的不同情绪、感受,都会在她的这类写作中捕捉到。——美国《侨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28887.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