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人间喜乐,还需琢磨。中国历史的梳理研究不在一朝一夕,静下心来一定可以发现历史惊人的相似,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规律方法。

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书都是大部头,而且内容还挺晦涩,尤其是《资治通鉴》、《史记》这些文言文的书籍,读起来更是十分痛苦。

但是历史书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读史时,我们不仅能了解到已经消失在时光中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能看到曾经惊才绝艳的风流人物,还可以在其中看到一些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子。历史,似乎就是一个个轮回。

所以,今天爱好书给大家推荐15本历史相关的书——这些书不是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而是用通俗的方式,来诉说一段段历史。

NO.1 大秦帝国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孙皓晖

《大秦帝国》是一本长卷历史小说,一共六部十一卷,这本书从群雄争霸开始,以小说的形式描述了大秦帝国的兴亡生灭。

秦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从秦朝开始,车同轨,书同文,中国真正有了大一统的概念。这个只有15年寿命的朝代形成的封建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论我国的疆域经历了多少动乱,我们始终被一个起源于秦朝的思想所影响着——天下统一。

而秦始皇嬴政,也是一个集毁誉于一身的帝王,无疑,他做出的贡献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同时,他又是暴虐、残忍的。当然,《大秦帝国》中嬴政并不是绝对主角,作者从秦国还是一个小诸侯国讲起,秦国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君主,才最终到达辉煌的巅峰,然后又迅速陨落。

如果你想了解秦朝的历史,又不想读枯燥的史料,那么《大秦帝国》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NO2.明朝那些事儿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当年明月

如果说起关于明朝的一本通俗读物,相信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年明月的这部《明朝那些事儿》。

这套书以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之间的三百年明朝历史,当年明月妙趣横生的文笔,让历史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到我们的眼前(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他为了趣味性而失去了严谨性),历史似乎也变得可爱了起来。

但是,书中调侃一般的语言,也遮不住明朝历史的厚重,当年明月似乎是在写历史,但更多的是在写那些历史中的人: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书中是一个个充满感情,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真实的人,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

NO3.《清代通史》(全五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萧一山

本想推荐萧氏一卷本的《清史大纲》,但实在没忍住还是推荐了这个大部头。此书虽然今年才由大陆出版(民国时期萧氏只在商务出了上,中卷,后来在台湾出齐),却不是一部新书,而是一部经典。

萧一山是梁启超的学生,他还在读大学时,激愤于当时居然没有象样的中国人写的清朝史,而只有一部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且其书多大和民族眼光,遂自己动手,要写一部打败日本鬼子的学术巨著。没想到这一写,就写了他大半生。(其实日本鬼子那本书也颇有精微处,不能因为是日本人我们就歧视他而完全不看,好象最近国内也策划出版了)

如其自述“本书参考书籍,不下六七百种”,此书浩繁卷页背后,是萧氏一生的功力与心血。更难得的是,他没有把此书写成一部单纯的政治史,而是兼顾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还是用其自述,即“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

NO.4 近代中国史学述论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罗志田·近现代史

近代史学史一直是行业内外都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显赫的名字:陈寅恪、钱穆、顾颉刚、傅斯年......

很可惜,除却专业研究者,我们这些外行总是容易沉沦于“大名”,而缺乏足够的对学人和学术“实”的认知。近代中国的史学正值中外交汇之际,风生水起,异彩纷呈。其中很多面貌,于如今治学亦有值得反思之处。

罗志田先生是近代史名家,张鸣曾有近代史三大家“南桑北茅西南罗”的说法,其中“西南罗”就是罗先生。罗先生论著多是论文合集,潜幽深思,发人深省。例如对近代学界“不看二十四史”现象的解读,以点破面,点出史学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迷惘。

之所以没有继续选择政治史的书籍而择取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近代政治史,虽然不乏精品良作,但缺少卓越的断代专著。而且,近代与今日涉及略多,当学识尚浅之日,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是选择。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愚见,并非确论。而对史学史的回首,我相信也对我们治学有很好的鉴戒作用。而对学术研究的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也甚至是最看功力的步骤之一。

无论哪种书单,通史一定是居首的。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曾作为教材,优点在于集众家之力编写,对待史实较为客观。

NO.5 《国史概要》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樊树志

樊树志先生在《国史概要》中,将漫长的历史分为 100个点去讲述,语言生动,极为好读。但缺点有二,一是全书叙述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便没有往下再写,二是生动有余却深度不足。整书虽好读,但却近于高中历史课本的升级版,其作用只是让读者熟悉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无法引起读者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

NO.6《剑桥中国五代两宋史》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费正清(美)、崔瑞德(英)总主编

说实话,并不想推荐上面这本书,但没办法,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近现代学者所著水准超拔之断代《宋史》。近现代研究宋史最牛逼的两个人,一个是早夭的张荫麟,一个是稼轩首席研究家邓广铭,两人都没写出系统的断代《宋史》。

1949 年后国内出过一些教材式的《宋史》,不好评价,反正不推荐。费正清的本行是中国现当代政治史研究,不一定是总主编剑桥中国史丛书的最佳人选。这侧面也反映近几十年海外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中缺乏真正的压轴人物,而费氏凭借首席中国问题专家的声望,登高振臂,遂成斯业。此套丛书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既有中方史家,也有西方牛人,方式是各人分专题写作,合之成书,其史学模式基本是西化的。这样做的优点是各取其长,缺点是难以条贯。

其实更喜欢看一个人写的系统史作,也坚持认为真正的伟大史作只能由一个人而非集体创作而成。在西方我们可以举修昔底德之例,在中国当然首推太史公。(事实上,中国史籍中最有声望的前四史,除了《汉书》为一家三口之集体劳动外,其余三种均为个人著述)在目前没有杰出的《宋史》个人著作的情况下,只好推荐这本《剑桥中国五代两宋史》。(再细想,为何1990年代初就开始组稿的此书,至今未出?不知道具体内幕。刻薄点猜,是不是那些“宋史专家”的著述水准,始终未能达到剑桥史学派的要求?)

NO.7《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岑仲勉

从一个财政科小科长,到一位史学名家,岑仲勉给各位史学爱好者做出了榜样。只要坚持,只要确有天赋,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党报记者,或者网站主编,成长为一个史学名家嘛。

岑仲勉的史学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嘉道之后的西北史地学,这对他写《隋唐史》有得天独厚的便利,因为隋唐时期的中土与西域之文化、血缘融合是极重要之大事件;二是近代西方(包括日本)汉学,他广泛吸收沙畹、玉尔、白鸟库吉的研究成果入书,视野更加清朗;三是自然科学方法论,受晚清“新学”之影响,岑氏也接受了西方实证研究、形式逻辑等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训练。他1923年还在赵元任主编之《科学》发表过植物学论文。有这种基础,其著述的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方法也较中国传统考据家递进一步。

此书成于 1950 年,还没有中“马列教条主义史学”的毒手,此后也未迎合时流修订 ,现在读起来仍然风骨秀耸。全书考据得力,史论出新,是所见同类史作中的第一流。不过由于作者行文习惯,此书为略带白话文味道的文言写就,稍微有些拗口。

NO.8《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吕思勉

史学家严耕望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这论断实在中肯。遗憾的是,四人中间,吕氏最受冷落。不过,近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陆续推出吕著再版,吕氏史学似乎也要热起来了。

除了《白话本国史》,他的代表作主要是四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表面上看,吕思勉是用传统方法与语言进行史学著述,但其精神,却已经近代化。比如此书的专题部分,就是中国最早的社会史综合性研究。

从吕思勉的一段自述或许能窥出其史学精神:“前人的记载,只是一大堆材料。我们必先知观察之法,然后对于其事,乃觉有意义,所以各种社会科学,实在是史学的根基……所以不可不有一个综合的观察”。“综合的观察”,也许正是中国传统史学在颓唐中走向复兴的“五字真经”。

NO.9《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翦伯赞

在今天,翦伯赞的名声并不太好,主要因为他的《中国史纲要》,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郭沫若《中国史稿》,并称“马列中国通史”的三大件。无庸讳言,“马列史学家”对历史有偏见;但同时,我们对“马列史学家”也有偏见。

近 10 数年来,史学著作一沾马列主义的边,似乎就要不得。实际上,不少“马列史学家”,仍有过硬功底,卸下罩在其著作上的刻板面具,内中依然有金银玉石。翦伯赞正是如此,我曾见过《戊戌变法》史料汇编中他写的《书目解题》,令人发指的扎实。说回来,推荐他的这本《秦汉史》,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秦汉断代史之一(此外还有吕思勉、钱穆二人分别撰写的同名著作)。

NO.10《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童书

此书是上海古籍的“蓬莱阁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水准不俗,主要收录民国时期的优秀学术著作,并请相关学者撰写导读,我基本上全套买齐。丛书在中国出版史上地位显赫,从最早的《儒学警悟》,到汲古阁丛书,到士礼居丛书,到海王邨丛书,一脉相传,惠泽士林。

王重民先生曾主编《中国丛书综录》,是极有用的一部工具书。而“蓬莱阁丛书”,则将传统与现代较好结合,选题精审,制作用心,为近年学术丛书之翘楚。童书业是顾颉刚的弟子,以历史地理名家,曾与吕思勉共同主编《古史辩》第七册 ,对春秋战国史研究颇深。顾颉刚曾在给童书业的信中说:“有您这

我们再看另两位史家对童书业《春秋史》的评价。一个是吕思勉,他说:“言春秋者,考索之精,去取之慎,未有逾于此书者”。另一个是李学勤:“就春秋史专著而言,迄今无可取代此书者”。大师的评价在前,我就不多唠叨了。

只说一个感想,春秋史本来极复杂纷纭,但童书业这部写于 1940 年代的著作,却能将之叙述得抑扬顿挫而又如在眼前,确见功力。

NO.11《中华二千年史》全九册(中华书局 1983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邓之诚

一般人只知道邓之诚是个大玩家,其《骨董琐记全编》口碑上佳,个人意见,比起现在很火的王世襄先生之《锦灰堆》(二堆、三堆),邓著没那么花哨,但信息量则过之。邓之诚还曾主编大部头的《清诗记事》,钱钟书在背地里很是看不起这套书,但他自己又不肯动手去做,也就是个“风凉话专家”。

真正足以让邓之诚赢得我们尊敬的,不一定是上面两种著述,而是我要推荐的这套《中华二千年史》。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取材基本来自正史,但并不迂阔。我一直以为,现在不少人对正史存在偏见,一说正史就是“官家贩卖”,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其实正史中《晋书》以前的史书均为私家撰述,而其蕴藏的史料矿脉也极丰富,虽然政治史记载较多,但用“帝王将相之家谱”来形容,并不厚道。发明这个词的梁任公,晚年也有反省,曾专门撰文论述正史的史料价值。

NO.12《国史大纲》(上、下)(商务印书馆 2002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钱穆

推荐钱穆需要勇气,他现在已经被历史愤青妖魔化,成为“保守”、“迂腐”、“落后”的代言人。在我看来,钱穆也许“保守”,但并不“落后”。相反,尤其在我们身处的信念失落、邪气出没之时代,他的“温情与敬意”史观,即使不能救世,至少也是一贴慰世千金方。

先读《国史大纲》中《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中的几段: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穆此书,基本就是在上述原则下展开,虽偶有为中国历史之罪恶开脱的地方,但总体仍算公允、温和、宽容。

此书的《引论》非常重要,几乎是钱穆毕生史学浸淫的精华,而其间埋伏的大历史观,更早于黄仁宇数十年。

全书取材也多来自正史,遗憾的是不注出处。重视史论是此书一大特色,并且建立在考据之上而非泛谈或空想。比如论东汉末年的察举制度造成士族重“美德”之风尚,实际多沦为伪善,就相当精辟。(这也是提前给老江曾鼓吹的“以德治国”一记响亮耳光)。

NO.13《中国文化史》(上、下)(上海古籍 2001 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柳诒徵

不是每个图书馆长都是学问家,但是很多学问家都当过图书馆长,比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陈垣诸先生,当然,还有我要推荐的这位,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诒徵。

此书原是大学讲义,按蔡尚思的说法,是民国流传最广的中国文化史。此书创稿于 1919 年,此后多次增订再版,引用资料从经史、杂纂,到国外汉学家论著、近代报刊等,搜罗至广,参考书目 600 多种。缪凤林曾评价此书说:“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列举,以求人类演进之通则,以明吾民独造之真际……涵蕴富而义类宏,近百年来所未有之大著作也”。

不止当时的近百年,此书出后,到现在也过了快 90 年,中国仍然没有一部新的象样的文化史。我翻过一些教材性质的中国文化史以及一些快枪手炮制的所谓中国文化通史,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惨不忍睹。在这种情况下,柳诒徵的这部书就仍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尽管他使用的是文言,但并不晦涩。开篇的几章建议跳过不读(周代以前的部分),喜欢看老套神话和过期节目的还是可以读。但从周朝开始,尤其是中古近古部分,柳著值得精读。

据说,柳曾为找回南京图书馆藏而不惜向权贵下跪,他实际是将传统文化当成一种信仰,一种犹胜生命的信仰。如果我们读完此书,也可以直接看到他那颗仍然跳动在纸张油墨之间的文心。

NO.14 极简中国史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马冬玉

中国古代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令世界艳羡的光辉文明。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产生了古代文明,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失去了古代的辉煌?《极简中国史》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利用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

NO.15 万历十五年

这15本历史书籍,让你看见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作者/黄仁宇

这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结语:

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也正是这样,历史才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展现出千百种不同的面貌。这数不尽的风姿,却又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无论哪部历史著作,都只是用来辅助我们去理解历史的工具。

在读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纷繁的历史变化里,形成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期望以某部著作去当作理解历史的妙法金丹,那只不过是愚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51012.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