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音史:没有拼音,古人是如何识字读书的?

中国注音史:没有拼音,古人是如何识字读书的?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后,拼音才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在这之前的5000年里没有拼音,古人又是怎么读书识字的呢?

在数千年的时光长河里,汉字总共诞生了约10多种注音方法。

如:譬况、读若、直音、反切、纽四声等。

1.《尔雅》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最早的训诂学著作。(训诂学: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辞海》里的解释是:“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有研究表明,当年孔子讲学的时候就是用雅言。《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门的数千弟子来自五湖四海,如果孔子操齐鲁口音授课,估计有好一些学生听不明白。可见,统一的标准语音在文化传播方面非常重要。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

2.譬况法

譬况法:就是用一个比喻或一个形容或近似的事物来标注一个字的发音,一般是用与该字发音相似的声音或情景来注音。

譬况法侧重点在于告诉人怎么发音、发音的重点在哪里。譬况法多用于先秦,“冀横口合唇言之,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释名》,汉末刘熙作)便是譬况法的一句教学说明。因为出现的比较早,所以有人认为譬况法是汉字注音之始。

3.读若法/形声字 ——《说文解字》

到东汉中期,著名学者许慎耗费多年精力,编撰了一本中国最早的字典,名曰《说文解字》,在字典里,他提出了中国第一个给汉字标注读音的“读若法”,又叫“读如法”。

“读若法”顾名思义就是采取“读音类似”的方式,给一些生僻字进行注音,方便人们阅读它。

比如,《说文解字》里有这样一句话: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以“快”字标注了“哙”的读音,如果认识“快”字,也就能明白“哙”的读音。

读若法实际上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和直音法不同的是不同的是,读若法找的是读音相近的字,并非要相同的音。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来标注一个字的发音,一般是用含有该字的词语或句子来注音。这自然就扩大了直音法的适用范围。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

读若就是读如、读似的意思,也就是被注字的读音同某字或像某字。用读若法注音优于譬况法,因为与譬况法以描述发音情况为主不同,读若法主要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注音。

比如这样:

宋,读若送;

珣(xún),读若宣。

《说文解字》中的“鼠,读若鼠为害”;《尔雅》中的“狐,谓之狐狸”等。

其实古代汉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就是从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般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说的是类别,而声旁说的就是读音。

文或字主要是起标声作用的造字方法。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所谓以事为名,即依事类而定其名字。是说在经某个事物定名而造字时,先确定它在万事万物中的属类,属类确定后就用表示这属类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主义部分;

所谓取譬相成,就是根据口语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来作新造字的标声部分。这样,主义和标声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而构成新造的字。

许慎所举的江河二字,原本是为专指长江黄河而造的字,由于江河均属水类,所以都用“水”来作这两个字的主义部分,然后又根据口语中称谓江河的发音分别选取了读音相当的“工”、“可”来作标声的部分,于是就构成了江河两个形声字。

4.直音法

到东汉末年,一些学者在“读若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直音法”。“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字来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就是采用读音完全相同的另一个汉字,给不认识的汉字进行注音。比如,“涊”字不太常用,许多人不认识,若以常用字“碾”字放在旁边给注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说文解字》中的“珣,读若宣”;《尔雅》中的“鹿,谓之麞”等。

拾,音十;

诞,音但。

因为直音法的简明实用,这种注音方法使用了很长时间。

5.反切法

在“直音法”盛行几十年后,一些学者逐渐发明了“反切法”。

学者认为,“反切法”是跟音韵学同步产生的,两者都起始于东汉末年,是受到“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后,而创造出来的相当科学的注音方法。

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孙炎有一本著作《尔雅音义》影响很大,在这本书里,他首次采用“发切法”注音,因此,他被后世学者公认为“反切法”的创始人。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来对一个字注音,一般是取前一个字(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来注音。

例如,在《康熙字典》里,“坛,徒干切”。采用了“徒”的声母t,以及“干”的韵母an,两者组合后就构成了tan(坛)的读音。

例如,《广韵》中的“刊,苦寒切”;《集韵》中的“花,胡化切”等。

历朝历代编撰的工具书和字典,比如,隋朝学者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唐朝学者孙愐编撰的《唐韵》,北宋学者陈彭年、丘雍合著的《广韵》,明朝学者梅膺祚编著的《字汇》,清朝康熙年间学者张玉书、陈廷敬合著的《康熙字典》,一直到清代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都采用了“反切法”给汉字注音。

反切法的诞生,使注音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是我国注音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此后反切法逐步完善,渐臻成熟,成为了古代注音的主要方法。

“反切法”诞生300多年后,到隋唐时期才逐渐完善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汉字注音方法,前后使用1500多年,直到近代才逐渐被淘汰,对汉字读音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6.纽四声法

“纽四声法”出现在四声被发现之后,也就是南北朝的齐梁之后。纽四声法是直音法的补充和发展,当无法找到好认的同音字来注音时,就找一个只要声、韵相同的字,再指出其声调就行了。纽四声法,汉字注音方法之一。替某字注音时,采用跟某字同声母、同韵母而不同声调的字,并加上“平”“上”“去”“入”字样来注音。如唐代玄度《新加九经字样》:“控,空去。”“乖,怪平。”意指“控”读成“空”的去声,“乖”读成“怪”的平声。

举例说明:

刀,到、平声;

控,空、去(声);

贯,官、去。

1918年正式颁行注音字母以后,反切法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958年拼音字母一出,拓宽了汉语的学习途径,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掌握汉字的发音,从而更容易地学习汉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0525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4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