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业者入门书籍《认知盈余》:5个点看马化腾推荐的《认知盈余》

互联网从业者入门书籍《认知盈余》:5个点看马化腾推荐的《认知盈余》
小马哥推荐的书,作为鹅厂厂妹好好读了。本文最初写于去年,现在看来很多想法被业界实现了,再分享。

1. 自由时间可以成就认知盈余,自由的空间是否可以成就价值盈余?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认知盈余》

自由时间下,人们可以分享什么?我觉得有六种,按照分享的门槛从轻到低分别有:心情、信息、想法、知识、技能、才艺。

心情最容易分享,因此供分享心情的平台最容易作大流量,朋友圈、微博、空间都是,虽然心情本身并不能产生什么价值,但是由心情所凝聚成的平台因为流量的大而有了发展价值的可能性。(心情分享的很多,按照关系亲密程度,按照机构,按照地点的都有,还有什么空间吗?微博之后微信,无秘之后同事,开心之后人人网,都是找到了一个维度聚集心情。)

信息也是比较容易分享的,每个人都可以分享每时每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twitter、微博就是,但是信息的质量需要监控,因此信息平台比心情平台门槛高些。

想法也是每个人有的,各种各样的想法,bbs、评论社区就是很多人bb的地方。
(有人有想法,有人可以帮助别人实现想法。这是不是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模式。)

知识比想法和信息高质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想法和信息都能系统沉淀成为知识,这个分享是高质量的,例如维基百科,订阅号。(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分答、在行还没有火起来。)

技能和才艺则是更专业化的领域,会分享的人群和想看分享的人群都比较少,因此这两方面的平台在早些年一直没有被挖掘,现在分享经济概念火起来后,有见到一些app,但是状况还不明朗。

既然人有了自由时间可以分享,那么有自由的空间是不是也可以分享?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空间的价值比时间更容易衡量。自由的空间包括:房子、车子、办公地(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物品。uberarbnb就是房子、车子的共享。创新办公空间就是办公地的共享。物品的共享也有,但是由于资源不算紧缺,所以前三者的价值衡量难一点。

未来,让你感觉到不自由的东西应该都有可能被颠覆。

2.分享的效益与分享门槛及商业化可行性相关

知识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具兼容性的东西,但是要想利用它,就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这些条件分别是:社区规模的大小、共享知识的成本,被共享知识的明晰性,以及接收者们的文化规范。——《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举了蛮多由自由时间汇聚而形成的现象,包括维基百科似的全民知识积累,公益社区和自发捐款行为、聚会抗议等公民活动等。作者举了个例子,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自由时间是被电视圈住的,而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科技提供的便利,在自由时间做很多事情并分享出来。作者将这些分享分为“个人分享”、“公用分享”、“公共分享“、“公民分享”。

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个人分享”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朋友圈、微博、空间分享心情,公众号、微博分享信息,豆瓣、知乎、百度文库分享知识。公用、公共、公民分享也有,例如维基百科、开源社区和软件等,但是由于专业化和大部分非营利性而没能像个人分享那么普及。因此,分享形成的效益跟分享的门槛和商业化是相关的。

3. 发现现在珍贵的东西,让它变得廉价,这就是机会

当某项资源稀少时,控制该资源的人会觉得资源本身很珍贵,而不会停下来考虑该资源的价值中有多少是由于资源稀缺造成的。——《认知盈余》

回看下历史,以前打电话很贵,现在电话很便宜,以前打电话,现在都不怎么打电话。以前电话机很贵,现在很便宜,以前电视机很贵,现在也挺贵,未来是不是可以非常便宜,甚至不用专门的电视机?

再看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叹很多东西很贵,或者很稀缺。汽车、房子、交通、学位教育、流量、书籍出版、音乐创作、才华展示平台等等。这些很多珍贵并不在于其成本,而在于信息不透明、渠道少、无替代产品等,科技发展会让信息越来越透明、渠道越来越多、替代产品越来越多,现在珍贵的东西可能就变成未来廉价的东西,这些也许就是下个实现价值的机会。

4. 技术工具降低社会动机的发现成本,让个人动机有所发挥

……两种内在动机标注为”个人的“:自治的愿望和有胜任的愿望。……社会动机划分为宽泛的两大类:一类围绕着联系和成员,另一类则围绕着分享和慷慨。 ……并不是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认知盈余》

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值的,即使它比不上别人制作的质量更加好的东西。而促使人们做创造这些东西的动机就是自治和胜任,说白了就是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既然这样,就需要有平台来证明自己,科技平台就有了机会。但同时,证明自己也是需要别人围观的,因此科技平台要做的是帮助用户降低让别人发现自己的门槛。

5. 创造和分享就是参与文化,群体自治创造价值。

20世纪,社会生活地原子化使我们远离了参与文化,以至于当它回归时,我们需要用“参与文化”这样一个词汇来描述它。在20世纪之前,我们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地词组来形容参与文化。这实际上时是一种同义反复,文化中很重要地一部分便是参与——聚会、活动和表演,除了这些地方,文化还能从哪儿来呢?和别人一起创造并分享某样事物,这一简单的举动至少代表了对某种旧有文化模型的回应,而这种文化模型现在正在披着科技的外衣。——《认知盈余》

之前滴水去参加深圳maker fair,深刻体会到了参与文化的表象:聚会、活动和表演。人们创造了东西,或者没有创造东西仅仅抱有对这些东西的好感,进而进行聚会,聚会上会有一些活动例如论坛、比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同时又有展览让大家展示自己所创作的东西。

创造并且将之分享,就是参与文化最核心的意义。小米的黎万强写的参与感也是体现了这两点。小米让用户来参与设计功能就是创造,小米提供地方来展示用户的这些讨论就是分享。

小米再举办米粉节就是聚会,经常给米粉举办线上和线下活动,最后雷军自身代表所有米粉在台上展示米粉参与设计的功能就是表演。

再说到群体,以往人们提到群体就会想到乌合之众,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正是这样的群体聚集在一起能产生单个人所不能产生的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考虑用户和场景都是假象一个用户会怎样做,其实用户不是一个,互联网下,用户是一个群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173.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4日 上午11:29
下一篇 2021年10月19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
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