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前言

小说《天行者》主要演绎乡村教育故事,通过描述知识与权力的争斗、乡村爱情悲剧,幅破碎的乡村现代性图景得到呈现。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小说对“民间英雄”民办教师的酸甜苦辣予以表达,也写出了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但是,随着时代变化,他们不得不面对溃败的现实。

乡村教育的荒芜和“民间英雄”的溃败

界岭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这里的乡村教育也是贫乏和荒芜的。“老师教学生认识的每一个字,都能够受用世世代代。”“国家的政策再好期限一过,就没用了。认识的字,是不会过期的。”

老村长的这些朴素的认识是怎么得来的呢?从一地之主的观念出发,教育能够让人出人头地,光耀乡里,也可以改变别人对界岭“男若”“女若”的看法20 世纪 90 年代,教书育人观念受到金钱至上消费观念的冲击,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又出现了一些变化。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小学未毕业的叶萌当上了亿万富翁的会计,但他实际上靠的并不是知识,而是朴实的做人原则小说中还写到很多学生早早弃学外出打工挣钱,都说明乡村教育的匮乏。

小说中为人所称道的界岭小学升国旗的场景实际上也显示了界岭人朴素的心性和不无狭隘的眼界。张英才初到界岭小学就对这些很不理解,刚刚高中毕业的他,阅世还不够深。但是,张英才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受到某些政治观念的影响,界岭小学的三位民办教师不了解外界情况把升国旗当作一件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直到余校长到省城进修时才发现省城小学只是在星期一早上才举行升旗仪式。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当然,这对初到界岭小学的张英才是有所触动的,省报记者还对此予以报道,因此,界岭小学出名是以狭隘、无知换来的。这说明随着闭塞乡村的逐渐开放,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升国旗这样的宏大事件,也就有了实际意义和日常化的理解。

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是作家极力歌颂的“民间英雄”。从最早进校的明爱芬到万站长、余校长、邓有米、孙四海,他们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就像万站长所说:“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

他们教育学生,也给后来者如张英才,支教生夏雪、骆雨等以深刻的影响蓝飞是个例外,但是在这些民办教师面前,他也学会了收敛。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但是,这些“民间英雄”却是失败的英雄。他们的目标是转正成为公办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指标,因而损毁着彼此的关系。当他们得到集体转正的机会时,却又交不出转正需要的钱,最终邓有米犯罪,被开除职务。

虽然后来邓有米的老婆替余校长交了转正需要的钱,可是他注定要过贫穷的生活,不能给儿子和新婚的妻子蓝小梅带来物质保障,他们的幸福生活也因此打了折扣。

面对日益物质化的社会,“民间英雄”的精神坚守遭遇了极大的阻力,纷纷溃败的结局说明他们坚守的根基并不牢靠。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万站长受到审查,邓有米逃亡,孙四海放弃教师职业竟选村长,余校长事业受到冲击只能靠蓝小梅的爱情获得安慰,蓝飞从政,甚至夏雪之死和骆雨患病都说明了界岭教育的失败。

最后,张英才和叶碧秋决定回界岭当老师,带有一丝悲凉的色调,因为张英才是受到舅舅万站长的牵连才辞去教育局办事员职务的,而叶碧秋则是带着对张英才的爱回到界岭的。

乡村政治在知识与权力的角逐中的顽固与变异

界岭的“男苕”、“女苕”名声在外,界岭小学的几位民办教师也在此列。但是,与一般的“男苕”、“女苕”相比,他们是有知识的人,他们的“苕”更多的表现为界岭人固执的性格,对人的同情、理解和嫉恶如仇。

这种“苕”,是“界岭人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当然,他们也很精明,工于算计,为了转正,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张英才因为不明就里写信告状,毁掉了界岭小学竞选先进的资格,同时失去的还有几百块钱的奖金,而这些钱本来是要用作校舍翻修的,张英才因此犯了众怒。

但是,在舅舅万站长的点拨之下,他玩起“二桃杀三士”的把戏,迅速扭转了不利局面,大家对他的态度也转变为阿谀奉承。

此外,还有蓝飞私自盖章让自己转正一事,这些教训让几个民办教师明白他们的命运和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对付村长余实。乡村政治在知识和权力的角逐下显示出了顽固和变异的一面。

乡村是传统政治文化演示的主要场所。一一般而言,在开放社会,政治场的作用力量会有所分散,经济场和文化场会逐渐独立,和政治场形成争斗态势,从而削弱政治场的力量。

在开放社会,人们对政治的关注也会有所减弱,因为人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更广泛、更多元。但是,在闭塞、落后的乡村,乡村政治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乡村的文化和道德也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

余校长遭受挤压,自身利益受损,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政治利益的争斗上,直到蓝飞出现在界岭小学。

村长余实明里暗里扣压教师的工资,对于教育事业也不愿意多出钱出力,甚至还当众打了蓝飞一耳光。蓝飞在课堂上讲公民权,受其影响的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孙四海,后来他无法忍受村长的挤压,宣布竞选村长,与余实公开抗争。

这既说明乡村政治的不得人心,也说明开放社会已经到来,人们积极捍卫自身权利。蓝飞和骆雨监督村长改选,固然是在主持正义但是就蓝飞而言,则是在报个人私仇。蓝飞在高中阶段就开始研究“厚黑学”,采取不正当手段转为公办教师后,又曲意逢迎上级,投机钻营。

虽然他为界岭小学招来了投资者,但是他的本意却是捞取政治资本,一步步往上爬。小说将主要的启蒙者指定为蓝飞,其含义是复杂的。

一方面,作家同情这些乡村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命运让作家唏嘘,希望他们通过抗争来改变命运;另一方面,作家将启蒙者等同于政治投机者,说明真正的启蒙并没有到来,或许在作家的观念里,启蒙也是带有自身污点的,这其实是对启蒙的误解。

不管怎样,这样的争斗对教育是一种伤害。在这样的争斗中,人的生命被浪费,理想和信念遭受挫折,人对生存意义和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小说结尾,张英才回到界岭小学,很多时候却是沉默不语的,即使面对叶碧秋,他也是冷静的。

这种“成熟”显然会让他思考人生,他在背“良心债”。而蓝飞无疑也会背上这样的“良心债”。小说中,蓝小梅说:“蓝飞至少是半个“男苕’,年纪轻轻的,急于转正,不择手段,如果能耐心等到这一次,那八辈子也还不清的良心债也就不用背了。”

乡村情感的悲凉底色

这部长篇小说是作家根据自己于 1992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凤凰琴》扩展而成。在小说第一章中凤凰琴作为道具多次出现,扣人心弦,颇具深意,“凤凰琴,即男女之情。”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小说中有孙四海和王小兰饱含情欲的不伦之爱,有余校长与明爱芬万站长与蓝小梅的世故之爱,有余校长与蓝小梅的黄昏之恋,有张英才与叶碧秋的纯情之爱,也有夏雪与风流商人的世俗之爱。

孙四海与王小兰的爱情以悲剧结局。王小兰的丈夫长期瘫痪在床,民办教师孙四海和她开始了幸福而又痛苦的偷欢。他们甚至有了一个女儿李子,但是孙四海却不能给王小兰一个名分。

道德伦理观念约束着他们,他们一次次打破禁忌,但是却不能突破最后一道底线。他们的爱情是对抗权力,对抗世俗观念,对抗道德禁忌,同时也是对乡村政治环境的抗争。

当王小兰的丈夫从村长余实口中得知李子是孙四海的女儿时,他杀死了王小兰。这时,孙四海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公开向余实发难。

余校长与明爱芬之间的情感是悠长又绵密的,明爱芬因为要强而生病,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余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无疑是需要极大的情感力量支持的。这也是他能够赢得蓝小梅的爱情的王牌。

万站长爱上了蓝小梅,却有许多世俗的考虑,最终娶了家境较好的李芳,但是他在婚后却对蓝小梅依然恋恋不舍。曾经也当过民办教师的蓝小梅,理解民办教师的辛苦,她为余校长对妻子的爱所打动,毅然决定嫁给他。

《天行者》:乡村教育之痛与英雄之殇

余校长为交不出转正的费用发愁,虽然邓有米的妻子成菊替他交上了,但又面临还债的重任。这些债务是需要他俩婚后共同负担的,因而爱情的幸福感是要打折扣的过去的爱情”与“现在的爱情”在余校长身上显现出的人格魅力,其实都是以苦难作为支撑的。

支教生夏雪放弃了心中的爱人,最终选择了大款商人,这也是时代的悲剧。一些人为了追逐生活的享乐、物质的优裕,放弃了真正爱的人,而投入“心出仪”人的怀抱。夏雪也做了这样的选择,异常痛苦地活着,最终导致非正常死亡。

在一片荒芜的乡村,作家写出了多种爱情,没有极致的情感飞扬,没有缠绵悱恻的情感私语,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流连忘返的情节,作家所抒写的是乡村人和人交往的互通心曲,以及由此而生的爱恨情仇。其中,情感观念的改变预示着一幅乡村裂变的景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24721.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4:52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