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诸葛亮六出祈山,姜维多次北伐中原,蜀汉前赴后继地伐魏,最终证明失败并非成功之母,而是蜀汉后期的主旋律。

在魏、蜀、吴三国的较量中,魏与吴,魏攻吴守;魏与蜀,魏守蜀攻。从实力上看,曹魏势力最强,坐拥北方十一州;东吴有东南的扬州、荆州和交州;而蜀汉仅有一个益州。

作为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国家,蜀汉是哪来的底气强攻曹魏呢?三个因素: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其一,兴复汉室的精神魔咒。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以大汉皇叔自居,说他是汉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孙,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历史依据,只是小说为“拥刘贬曹”增加分量而已。不过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确实为汉室宗嗣,但具体是否景帝庶子刘胜的后代却是不可考的。

尽管刘备身份难考,但并没有影响他凭借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笼络人心,所以,追随刘备的队伍成员,无不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这份使命也成为蜀国的立国之本。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所以,兴复汉室就是蜀国人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如何实现,诸葛亮曾经讲了一半。《隆中对》记载,诸葛亮说只要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再伺机而动,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刘备凭借荆州、益州确实成就了霸业,但如何兴复汉室?何时才是合适的时机?概念太过模糊,时间成本太高。或者说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兴复汉室就沦为一句口号了。

但这个口号在蜀国君臣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刘关张相继撒手人寰后,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只好将这个沉重的十字架背在自己身上,因而也就有了一波又一波的伐魏。

其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自打关羽丢失荆州后,蜀汉也似乎进入了水逆期。公元219年,关羽死于麦城;公元221年,张飞被其部下所杀;公元222年,刘备为给兄弟报仇,违背联吴抗曹的诺言,进攻东吴,结果被小自己十八岁的陆逊杀得大败而归;公元223年,刘备病逝。

刘备走了,他留下的蜀国几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荆州丢了,蜀国等于失去了半壁江山;与东吴的外交关系严重受损,连一支像样的军队也很难凑齐。

更为关键的是,可用之才也将近枯竭,五虎上将只剩三个:赵云、黄忠、马超;在文臣当中,为蜀国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法正死了,接替法正的刘巴也死了,比诸葛亮资格还老的伊籍也死了。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即便在蜀国境内也不消停,益州豪强联合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叛乱,欲和刘氏政权分庭抗礼。所以,诸葛亮南征是不得已而为之。

蜀国内忧外患,对外,诸葛亮及时修补了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对内,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之后诸葛亮便开始了北伐,他着急,因为他了解蜀国现状,越往后拖越不利,只能选择主动出击。

其三,诸葛亮对自己的自信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要北伐,至少说明他自己还是极为自信的。他凭一己之力,见招拆招,确实有效地对魏国形成了威胁。比如他发明的三种独门暗器: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八阵图,就是他在北伐时的杰作。

魏国占据着北方草原,天然盛产马匹,所以他们的骑兵很厉害。而蜀国偏南一隅,没有天然牧场,主要以步兵为主。在冷兵器时代,步兵与骑兵对决肯定不占优势,怎么办?

诸葛亮就在武器装备方面想办法,改进连弩,从一次连发几支提升到一次连发十支强弩,从而在战场对骑兵形成有强大的杀伤力,而且在兵种方面也实行步兵、弩兵、车兵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方式。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北伐中原路途遥远,不能抢关中老百姓的粮食,那就只能经难走的秦岭古道从蜀地运粮,人力、畜力都难以承运,怎么办?于是,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以解决运粮难的问题。

古人交战,阵法也是一大利器。八阵图最初由孙膑创立,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将其发扬光大。在史记中提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蜀军退兵,司马懿追击,看到了蜀军阵营按照八阵图构筑,不禁惊呼诸葛亮神人也。

但不可否认,荆州之失使兴复汉室成为一场空梦,逆水行舟困难重重,再厉害的武器装备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尽管刘备将北伐作为遗愿,诸葛亮将北伐作为志向,姜维将北伐作为目标,但最终也没有改写故事的结局。

对于蜀汉北伐的失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一条,也是致命的原因,就是人才问题。相比曹魏,蜀汉人才相当匮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呢?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首先,刘备本身没有背景。公元207年,曹操52岁占据了整个北方,孙权25岁已占据江南六郡,此时的曹操和孙权麾下早已战将千员,兵力数十万。而46岁的刘备,手下将不过数员,兵不满一千,立足之地没有尺寸,在江湖上跑了17年龙套后,才抓到他的救命稻草--诸葛亮。这样看来,刘备在时间上就已经输了,更不要说什么起跑线。

说到起跑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政治制高点,;拥有百万之众,又占领了军事制高点。孙权国险而民附,占领了地形制高点;贤能为之用,又占领了人心制高点。曹操、孙权的这些实力哪个不比刘备一个“刘皇叔”的身份更夯实呢?

试问,一个没有家底,没有实力,没有地盘,四处转游的主子,想要招揽有识之士,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毕竟人都很现实,除了吃饭,保命也很要紧,要不五险一金咋那么吃香?

那诸葛亮为什么愿意跟刘备呢?跟了又怎样,结局改变了吗?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其次,偏南一隅的蜀国地域不利于吸收人才。刘备手下当然不是没有人才,占领成都后,刘备帐下人才济济,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文有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这些人也都是当时的一流人才。

但是入蜀之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断层严重,出现一个姜维还是从魏国抢过来的,好歹能用的马谡也被自己人杀了,以至于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只能启用名不见经传的陈式来充当首次北伐时赵云的角色,而他的能力怎么堪比赵云呢?

荆州丢失和夷陵之战惨败,对蜀汉的人才储备产生强烈影响。蜀汉地理位置偏于西陲,相对闭塞,在三国之中,人才本来就是最少的,再加上荆州丢失和夷陵之战的惨败,后期出现人才凋敝的现象并不意外。

更何况,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不同于曹操。他非常注重人才的品德,重德甚至超过重才,因此由他提拔的人才清廉第一,但称不上一流。而且君臣二人都过于重用荆州旧部和外来人才,并没有开发和培养益州土著人才。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而曹操在用人方面就不一样了,他把“不拘一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才的要,有名的也要,徒有虚名可以装门面的也要,甚至不要求他们真心实意地支持自己,只要不公开作对就行。当然德才兼备,也是他的用人之道,但他并不是“唯道德论”者,唯才是举更适合他的用人之道。

与刘备相比,曹操最为优势的地方就在于,他占据了一个人才聚集地,即颍川郡。《晋书》里有后秦皇帝姚兴的评价: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

在刘备还在漂泊时,曹操帐下已经聚集了几位谋士,而且还是主动投靠过来的,比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其中的荀彧、荀攸、郭嘉皆出自颍川,之后还有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陈群,堪比萧何的钟繇,发明屯田制的枣祗,兴兵灭蜀的钟会,还有杜袭、赵俨、繁钦等颍川人士。

长社县的钟氏、颍阴县的荀氏、许县的陈氏、舞阳县的韩氏,作为颍川郡的四大家族,从党锢之祸到曹袁争霸,从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他们从未缺席。因此,有人说,读懂了颍川世家,也就读懂了汉、魏、晋三朝政坛的那些人情秘事。

由此可见,在人才储备上,蜀汉完全不能与曹魏相比。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其三,蜀汉在选拔人才方面缺乏官方制度加持。汉代选拔人才的官方制度是察举制和辟除制,即“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孝廉”考察道德品行和社会声望,“茂才”还要另外考察儒学成就。而辟除制则主要针对官宦世家或名望显赫的人士。

但是到了曹魏时期,由于战乱,士人大多颠沛流离,以郡州宗族乡党评价的举孝廉制度在操作上已经不太现实。而曹操为了加强对选拔人才的控制力,采取了下派专门官员到各处评定选拔人才的方法。后来曹丕又为拉拢士族,就将这种办法定为制度,即九品中正制。

其具体实行办法就是,由政府在各州郡派驻名为中正的官员,中正再依据家世、道德、才能,从三个方面对各州郡的人物进行评议,具体又分为九品,中央根据中正的评议报告,对各类人才委以官职。

蜀汉北伐底气何来?曹魏三优势下败局隐现

九品中正制初行时非常有效,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也为魏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这种制度与察举制区别并不大,属于换汤不换汤药,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同样不利于寒门士子出人头地,最终又被科举制挤出了局。

但不论怎样,九品中正制至少对曹魏前期的人才储备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来源。在这一点上,蜀汉更是无法相比的。

由此可见,有梦想是好的,但前提是这个梦想至少要有实现的可能性。诸葛亮凭一己之力去完成一个国家的梦想,这个担子对他来说太沉重了,再加上各方面条件受限,北伐注定就是一场前赴后继的空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2664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5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