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六起兵,在二十天时间里,连续夺取了通州、蓟州、密云、遵化和怀来等军事重镇,占领了北平全城。

随后也相继迎来了耿炳文、李景隆统领的北伐大军。这两支大军相继被朱棣相继击败之后,建文二年九月初,建文帝朱允炆又发出了北伐的第三次号令,命盛庸代李景隆为大将军,都督平安、吴杰为左右副将军,再举北伐。

在这次朝廷的北伐中,朱棣经历了他人生军事生涯当中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即东昌之战的惨败,带出去的燕军精锐,三万多将士成了孤魂野鬼,大将张玉战死,一战几乎让他回到了原点,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盛庸作为主导这场战斗的当事人,他究竟是什么来头?难道他的军事才华远在朱棣之上吗?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盛庸何许人也?

据《明史》记载,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年间官至都指挥。建文初,先后跟随耿炳文、李景隆以参将的身份相继参与了朝廷的前两次北伐。

在李景隆兵败于白沟河一路逃入济南城之后,朱棣的燕军紧随其后也追击到了济南城下。为了抗击燕军的猛攻,北伐大军参将盛庸和山东布政司参政铁铉,二人迅速组织起了六万人马,起誓要与济南城共存亡。

济南是当时山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本身易守难攻。再加之,朱棣的燕军最适合的战斗方式是野外战和运动战,攻城战是他们的弱项。更为重要的是,人一旦有了誓死的信念很难被战胜,这是守城朝廷军的心理优势所在。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所以,朱棣围着济南攻了个把月,也毫无结果。不过朱棣是一个灵活变通的帅才,硬得不行,那就来软的。

朱棣写好降书,然后一箭射到了济南城里,奉劝守城的盛庸和铁铉等人,要识时务,赶紧投降。结果,济南城里的守城将士软硬不吃,也给他写了一封《周公辅成王论》,并且还之以其人之道,也是一箭将信射到了燕军军营。

朱棣心高气盛,挟白沟河战役的胜利之威,非要啃下济南这块硬骨头。但战事一烧就是三个月,济南城依旧纹丝不动。

朱棣被激怒了,没耐心再玩常规游戏了。建文二年七月初,朱棣令人拦坝筑堰,将济南城郊的大小河道都汇聚起来,准备学学白娘子,来个水漫济南城。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当时济南城有十万条生命,当人们听到这个惨绝人寰的消息后,惶惶不可终日。不过很快,书生铁铉就想出了一条破解之法,还差点让朱棣丢了性命。

这个破解之法就是,他让一千名济南居民出城去向朱棣“求饶”,然后退师十里,单骑入城,说济南城的人民要投降啦!

可能朱棣久攻不下济南城,心态早已开始崩解,一听有人要降,没有考虑周全,便冒然入城。结果他刚入城门口,头顶上方就有一块大铁板来伺候。

朱棣顿感不妙,掉头便逃。济南守军本已是瓮中捉鳖,没想到关键时刻手滑,城门吊桥愣是没拉上去,结果朱棣就趁着这千钧一发之际逃了。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朱棣逃回燕军营地,运来了火炮,对着济南城就是没命地猛轰。结果城里的人依旧有破解之法,他们在一块块木板上写上“高皇帝神主之位”,然后把这些牌位都挂到朱棣炮轰的城头上。还别说,这招还挺灵,燕军将士一看那可是高皇帝的神位,谁敢再乱轰啊。

朱棣与盛庸等人,就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耗费三个月,最后朱棣选择了撤退,因为他的后院也有火情了。

朝廷派出猛将平安率20万大军进驻离北平不远的单家桥(河北献县南),意在袭击御河(大运河),那可是燕军的生命线--运粮通道。一旦被切断,还打什么济南城,更何况平安还向德州发起了攻击,搞不好回家的路都被切断。

形势所迫之下,朱棣只能认栽。他带着满腔的怨恨和无奈,撤回了北平,而盛庸、铁铉他们也乘机收复了德州等失地。这样一来,建文朝取得了北伐以来在军事上的第一次辉煌之举。

盛庸、铁铉他们除了在济南城著名的风景区天心水面亭大摆宴席之外,还收到了朝廷的晋升褒奖。于是,就有了以盛庸为首的建文朝廷军的第三次北伐。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东昌大捷是转折点还是败笔

朱棣回师北平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建文朝第三次北伐的消息,而此次的大将军还是盛庸,这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济南战役中,他已经领教过盛庸与铁铉得厉害,这次他们主动找上门,这可真是来者不善啊!

怎么办?朱棣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主动出城先去袭击了北伐军最薄弱的沧州城。这一击一扫之前不胜的阴霾,斩首朝廷守城将士万名,活埋三千,还掳掠了大批物资。

接着朱棣继续南下,这次他终于学乖了,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是运动战、游击战,短处则是攻城战,这次他再不能重蹈覆辙。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盛庸呆在德州城内不出,而朱棣则一心要引蛇出洞。在与盛庸大军决战前,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挑衅行为,比如他派人焚烧了朝廷在馆陶的运粮船,在冠县、东阿一带,以及济宁等地掳掠,但盛庸主力依旧没有理睬他。

就在朱棣迟疑之际,他得到了一条重要情报,说盛庸主力已移师东昌(山东聊城),先锋官孙霖率五千人马驻扎在滑口(山东平阴县)。朱棣没有马上寻找盛庸主力,而是先偷袭了孙霖所部,小胜一场。

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朱棣行至东昌,与盛庸主力相遇,“靖难”兵起以来一场空前壮烈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这场大战从一开始,盛庸主力军就占据了优势。首先,挟济南保卫战之威,气势正值高峰;其次,盛庸有书生铁铉、猛将平安相助,不论思想工作还是军事布置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次,朱棣的燕军小胜了几场之后,心态又有些飘了,大战前的骄傲可不是什么好事。

两军开战后,朱棣的燕军便受到了盛庸和平安的两面夹击,朱棣原本要冲击盛庸军的左翼,但不料却冲入了对方的中坚。盛庸抓住机会将朱棣里三外三层的团团围住。

朱棣多次想冲出重围,但都一次次地失败了。关键时刻还是从宁王那里收编的蒙古铁骑给了他一道黎明的曙光,再加上朱能的全力救护,朱棣最终还是突出了重围。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但是在混乱之中,大将张玉并不知道朱棣已突围,可叹他的忠心耿耿,杀入盛庸阵营,边打边像丧家之犬一样寻找着主子,最后淹没在一片血海当中。

之后朱棣每每想到他,就会失声痛哭,说他“自失张玉,吾至今寝食不安”,“艰难创业之际,失我良辅,殊可悲恨!”。

东昌一战,朱棣惨败而还,但总算保住了性命。那么盛庸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何还是把朱棣给放跑了呢?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燕王)。燕王亦知之,故挺身出,辄短兵接战”,这是(清)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中的记载。按照这句话的解释,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建文帝亲自“救了”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不愿背负杀叔的罪名,他的迂腐最终给了朱棣最后的喘息机会。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建文帝朱允炆不用再打下去了,再打也是白搭。

朱允炆的“仁”没有用对地方,在豺狼面前展示出一副小绵羊的样子,豺狼迟早要把这只小绵羊给吃了,不吃对不起它的狼外衣。

说起来,朱允炆的文弱仁善之气,与他的父亲朱标也不无关系。父子二人都少了朱元璋杀伐决断的一面,而这一面全被朱棣吸收了过来,用在夺权斗争中,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朱棣虽然败了,他的“造反”也跌入了低谷,但在他的身边总有人为他排忧解难,军师道衍和尚不断地给他鼓励,给他出谋划策,以备来日再战。

所以,东昌大战对于北伐军来说,看似取得了一次大胜,实际暗藏危机。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朱棣逃脱这还不是最大的忧患吗?

果然,在之后的夹河之战中,尽管有神风相助,但朱棣燕军立于不败之地,绝不仅仅只是一阵妖风的功劳。

事实证明,盛庸不是建文帝的救星,在朱棣面前,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神话,只有恰到好处的战略战术,这是朱棣在军事上最大的优势。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东昌大战后的经验之谈

夹河大战朱棣获胜,盛庸笑不起了来。在战前“盛庸恃东昌之捷,轻敌,将士携金银扣器、锦绣衣袍,曰:破北平,张筵痛饮”,仗还没开打,先就骄傲地为战后的胜利庆典准备了起来。这种逞一时之威的心态实在不适合备战大决战。

再者,盛庸其人军事才能本就有限,济南保卫战和东昌大捷都有他的份。但理性而言,也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人家书生铁铉起的作用也不比他小。再说济南保卫战是由于盛庸军占据了自然优势,得益于守城之术,若论野外战和运动战,他还比不上手下偏将平安。

平安曾跟随朱棣多次出击蒙古,不仅熟悉朱棣的作战特性,而且更善于野战和运动战。在白沟河之战中,平安就几次差点要了朱棣的小命。如果建文帝的第三次北伐能把平安放在大将军的位置上,大明历史不一定改写,但能给朱棣制造的麻烦远比盛庸要多。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诡异的是,盛庸在夹河一战大败,作为偏师的平安与吴杰居然没有配合盛庸一起行动,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按朱棣的说法,在战场上两支相间两百里的朝廷军队之间信息不能及时沟通,这是一方面原因,但也不排除平安与吴杰有主观上故意迟缓的因素。

平安有军事才华,但他的运气远没有盛庸好。尽管在白沟河一战有所表现,但失败就等于白忙活,之后出战老是当偏将,干着一些游击队的活儿,基本都在跑龙套,还要给吴杰当下手,这确实有些屈才。

盛庸对朱棣:东昌大捷转折或败笔?夹河之战揭晓答案

因此,可以推测,朝廷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毕竟李景隆去攻北平也是藏有私心才贻误了战机。再之后的朱棣燕军,没有给朝廷机会,一场场的胜利,最终让朱棣叩开了南京城的大门。

而盛庸也在淮河防线崩溃后,转战于长江流域,再之后见大势已去,便宣布了投降,并受命于朱棣守淮安。在朱棣登基的那年,他辞职归家。再之后,他遭到朝臣弹劾,自杀而亡。

盛庸,作为朱棣曾经的对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朱棣的魔掌。实际上,朱棣登基后,建文朝的不少遗将下场都不好,比如耿炳文、平安、何福都是自杀而亡。可见,成则为神,败则为寇的规律很难被打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2669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5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