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格林童话》:善恶分明的童话,孩子必备的经典名著

 

好书推荐《格林童话》:善恶分明的童话,孩子必备的经典名著

《格林童话》,又称《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加工德国民间的童话、神话、传记,完成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话集。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

因此,《格林童话》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提炼概括而言,具有三大特点:简单的是非教育观,民间的智慧、风趣和暴力,再创作的意图和局限。《格林童话》流传百年,波及深广,哺育了数代人,但在精神文明发达的今天,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科学评价,非常适时顺势。

民间故事多以口头传播,在家庭中,长辈给晚辈讲述民间故事,一为乐趣,一为传达教育理念。民间故事因其产生的土壤较为原始质朴,因而人性化因素少,简单的是非教育观宣扬多且直接。在故事中,教给孩子如何区分对与错、善良与邪恶,好人好报、坏人遭殃,成为第一要务。《格林童话》中的奖赏与警示到处皆是。可爱的小红帽、任劳任怨的灰姑娘、心地善良的兄弟老三、勇敢的六好汉都获得了幸福的生活,而凶恶的大灰狼、恶毒的王后和继母、懒惰刻薄的姐姐们、贪心的渔夫老婆则遭受了残酷的惩罚。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明确的是非教育观相当必要,有助于他们在年幼的心灵中种下一颗正直阳光的种子,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经得起风雨来袭。

民间故事的智慧与风趣,是一种未经雕饰的天然的美与自由,不做作,也不浮躁。其中不乏狡黠、滑稽以及自作聪明,但是来得轻快自然,符合孩子单纯的心灵与嬉戏的心态。这种无伤大雅的滋养,使孩子更容易也更乐意接受民间故事光明的一面,活得健康乐观。《猫和老鼠》中贪吃猫给猪油起的稀奇的名字,《亨塞尔与格莱特》里亨塞尔洒下白石子找寻回家的路,《玻璃瓶中的妖怪》中小伙子急中生智让妖怪又回到了瓶子里,《聪明的小裁缝》里小裁缝用核桃骗熊咬石头,还有《机灵的汉斯》中“机灵”的汉斯却办了很多蠢事,等等。这些故事既为孩子们开启了通往智能发展的道路,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他们的幽默感,是值得称道的。

但与此同时,民间故事原有的质朴快感也在《格林童话》中遗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暴力情节的设计与描述。似乎将“坏人”进行残忍地伤害是民间故事中宣泄怨气、弘扬正气最有力的手段与结果。《十二兄弟》中刁恶的老王后被罚关进装着沸油和毒蛇的大桶,死的很惨;《小弟弟和小姐姐》里凶恶的巫婆被投进火中烧成了灰烬,她的坏女儿也被赶紧森林给野兽吃掉了;以及各种砍手、锥刺、削脑袋、跟鬼神打架等暴力恐怖桥段,都看得出《格林童话》对民间故事特征的保留,从文学性上来讲无可厚非,但从社会性、教育性与时代性的角度出发,是需要进行批判得看待的。

据说,《格林童话》进行再创作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贵族女士,因此书中主人公多是诸如白雪公主、灰姑娘、莴苣姑娘、小红帽等女性角色,结局也多是“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爱情诉求。同时,《格林童话》原作名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其又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因此作品兼顾了以上三者的需要,但又暴露出诸多局限甚至是缺点。

首先,如前所述,《格林童话》中人物定性过于极端。反面人物一无是处,为人残忍,下场惨烈;正面人物幸运无比,一劳永逸,所向披靡。作者极度同情弱者,即使一再犯错也终得原谅。《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因为意志薄弱与贪心,一连上了王后三次当,可依然邂逅了英俊的王子,收获了重生与幸福;《金鸟》中小王子三番四次不听狐狸的劝告,遇到了种种麻烦,可狐狸还是同情他,帮助他迎娶了公主。诸如此类。在《格林童话》中,并非性格决定命运,而是出身决定命运。无论美丑、聪明还是愚笨、踏实还是投机取巧,只要是被作者同情和怜悯的,就会被安排上幸运与美好的命运。这甚至比好莱坞电影还要“不近人情”。

其次,《格林童话》中有很多荒诞与令人匪夷所思的篇章与情节。《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中小矮人帮助磨坊主闺女当上了王后,但是王后不想履行当初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小矮人的约定。小矮人又出于同情,同意如果王后猜到他的名字就把孩子还给她。结果是王后猜到了小矮人的名字,小矮人一生气把自个儿撕成了两半。这个故事除了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唱谣,还有什么价值呢?经典的《布来梅市的乐师》讲述了因年迈而遭遇杀身之祸的驴、狗、猫和公鸡结伴准备去布来梅市做乐师,在半路遇到一个强盗窝,于是合力赶走了强盗,自己住到了房子里。且不说驴、狗、猫和公鸡强占别人居所的行为与强盗有何区别,不能因为是强盗窝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抢夺,单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和故事内容就是不符的,故事在驴、狗、猫和公鸡还没到布来梅市、也还没做乐师时就结束了,文不对题,令人费解。同样在更为经典的《小红帽》中,情节线倒是简单明显,小红帽给外婆送吃的,路遇大灰狼,大灰狼吃了外婆又吞了小红帽,最后被猎人捕获除掉。极为可笑的是,大灰狼在第一次遇到小红帽时并没有吃掉小红帽,而是绕了个圈子到了外婆家吃掉外婆后才对小红帽下了口。这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的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再次,相同元素在《格林童话》中多次出现。这里指的不是在同一篇童话里叙事的反复,而是某一特点鲜明的物体或故事要素在不同童话里的经常运用。比如可以自动变出食物的桌子、桌布分别在《自动上菜的桌子、吐金子的毛驴和自个儿从口袋里蹦出来的棒子》《背囊、帽子和号角》《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中都有出现;而《十二兄弟》《六只天鹅》和《七只乌鸦》的角色和故事结构在设计上却出奇地一致,可以说是大同小异。这究竟是格林兄弟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呢?

经典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也会随着时间而更改。

《格林童话》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对匮乏的曾经,喂养过无数饥渴与虚弱到心灵。在今天,依旧有其可取之处。然而,时过境迁,我们不得不带着敬畏与批判共存的眼光去面对它,给它一个重新的定位。

也许,现在正捧着这本书的你,会有独到的解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8591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4日 下午5:30
下一篇 2023年12月4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