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荅

说文解字——荅

“荅”,形声字,意符艸 (“草;植物”)+声符合。后来“艸”讹成“竹”,分化出“答”。读音及含义源自于原始苗瑶语 dəp (“豆”)

“荅”也是“答”的汉字二简字和异体字。还是新加坡简体字。

荅,读音一:tà

《庄子·齐物论》中有“荅焉似丧其耦” 。“荅焉”,形容遗弃形体的样子。

说文解字——荅

金文

荅,读音二:dá或dā

《说文解字》中说:荅,小尗也。从艸合声。都合切。

现代汉语中“荅”有如下含义:

1.同“答”,回话,回复。

2.小豆。如:《晋书•律历志上》中有“菽、荅、麻、麦一斛,积二千四百三十寸。”

3.厚、厚重。如:《汉书·巴寡妇清传》中有:“文采千匹,荅布皮革千石。”唐代训诂学,历史学颜师古解释说:“粗厚之布也,其价贱,故与皮革同其量耳,非白叠也。荅者,厚重之貌。”

4.中国姓氏之一。

说文解字——荅

秦简

古汉语中还有多种含义:

1.渠荅。一种御敌的器具,又叫铁蒺藜。如:《墨子·备城门》中有:“二步一荅,广九尺,袤十二尺。”东汉学者苏林解释说:“渠荅,铁蒺藜也。”

2.容量单位,通“合(gě)”10合等于1升。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蘖曲盐豉千荅。”

3.应允;对答。后作“答”。如:《书·洛诰》中有:“奉荅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 《汉书·郊祀志》中的:“不荅不飨。”的“荅” 则是“应”的意思。

4.犹当、对。后作“答”。《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荅君,卿大夫序从。”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的解释是:“荅,对也。”

5.沮丧。

说文解字——荅

小篆

6. 词语“荅遝 ”( dá tà),一种果子的名称。东汉古汉语训诂学者张揖曰:“荅遝似李,出蜀。”

7. 词语“鲊(zhǎ)荅”,《本草纲目》中记录的一种中药名称。李时珍解释说:鮓荅,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色白,状如鸡子,非骨非石,打破层叠。意思是某些兽畜的内脏结石。

8.词语“拉荅”,意思是迟钝不灵活的样子。《晋书·文苑传·王沉》中说:“拉答者有沉重之誉,嗛(qiàn)闪者得清剿之声。”

9.叠布,即棉花织成的棉布。《史记》中有:“荅布千匹。”

10.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某些古诗中为了押韵,会改变读音。

读dí。 汉代焦赣《焦氏易林》:阴阳隔塞,许嫁不答。旄(máo)丘新台,悔往叹息。

读dū。汉代焦赣《焦氏易林》:黄鸟采䔰(fú),即嫁不荅。念我父兄,思復旧谷。

说文解字——荅

楷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007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日 下午4:39
下一篇 2024年1月3日 上午9: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