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肯定性的社会,我们渴望被认同、被赞扬、被接纳,现在的人不太愿意被动社交,更愿意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

现在的人也很反感否定性,反感被说教,被规训,追求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同学朋友和社会媒体都在鼓励我们要“勇敢做自己”,但奇怪的是,当我们获得了独立自主之后,生活好像并没有因此而积极和充满活力,反而变得疲惫和倦怠,今天孤独、焦虑、抑郁、穷思竭虑等精神内耗经常困惑我们,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当代著名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对今天的社会现状,尤其是人的精神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我会用一个系列的内容,来介绍韩炳哲的思想观点,这是一个系列的内容,可以先点赞收藏关注我,保持同步更新,也可以SX我拿文稿和思维导图。

韩炳哲是当代炙手可热的哲学家,被誉为是网红金句制造机,他说:在一个匮乏的时代,人们专注于吸收和同化。而在一个过剩的时代,问题是如何排斥和拒绝。

他说:规训社会尚由否定性主导,它的否定性制造出疯人和罪犯。与之相反,功绩社会则生产抑郁症患者和厌世者。他说:金钱让一切都可以相互比较,它消除了事物所有的不可通约性和所有独特性。透明社会是一座同质化的地狱,等等。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韩炳哲是网红金句制造机,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著作都是短文的合集,比如《爱与之死》《倦怠社会》都是由每篇数千字的短文构成,读他的文章就有点读爆款网文的感觉,他常常采用金句的方式来表达它的思想观点,并没有冗长和严密的论证过程,而更多是直接表达观点,这种精练、简洁的表达方式也让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同时也让他的思想极具传播力,成为了当今炙手可热的哲学明星。

韩炳哲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1980年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是德国弗莱堡大学博士,是韩裔德国哲学家,或者最接近于哲学家的人,被誉为是当代哲学家的最佳候选人。

现在任教于德国伯林艺术大学。2010年他出版了《倦怠社会》一夜成名,成为学术明星,后来陆续出版了10多本著作,包括《透明社会》《爱欲之死》等等。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他的思想受海德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福柯等人影响,早年痴迷于海德格尔,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海德格尔的。接下来,我会结合他的《倦怠社会》《爱欲之死》《他者的消失》等著作来分享他的思想观点。

今天我们先介绍他的《倦怠社会》,什么是倦怠?

倦怠是一种自我剥削、自我攻击、自我伤害、自身对自身施加暴力的一种心理映照。

韩炳哲是通过一则古希腊寓言故事开始的,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因为帮助人类盗取火种,后来被宙斯惩罚捆绑在山崖上,宙斯每天派鹫鹰去啄食他的肝脏,因为肝脏没有痛感,而且肝脏可以不断重新生长,就这样它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我伤害。

韩炳哲说,这只鹫鹰就是他的另外一个自我,不断和自身作战。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普罗米修斯和鹫鹰的关系就是一种自我指涉关系,他作为自我剥削式主体,被一种永无止境的倦怠感困住,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就是倦怠社会的原初隐喻,这种自我剥削,自己卷自己所带来的倦怠感,也伴随着一种无力、无意义、麻木和荒诞感,而这样的社会就称之为倦怠社会。

今天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跟风盲目,减肥节食,疯狂健身、加班、学习,追求高效、追求成功,试图不断突破自己身体、承受力、意志力的极限。而这些行为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的暗示或信念是:“我可以、我能”。而倦怠正是在这种过度肯定、过度积极、过度激情之前的空虚和无力感。

这种过度的自我肯定,常常被包装成为独立、自由和个性。我们好像是在反对社会规训,追求自我实现和独立自由,但却会陷入自我消耗和自我对抗,这种对抗不是自我和他者的对抗,而是自我和自我的对抗,由此变成了一种自我规训。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韩炳哲说,20世纪是免疫学的时代,主体表现出的是对外在攻击的免疫和抵抗,在20世纪人们开始普遍追求独立、自由和自我,对外在一切规则都充满了敌意和仇视,我们通过对他者的否定,由此确立自身。

但到了21世纪,这种自我肯定,对自我持存的追求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变成了一种自我剥削和攻击,这种转变是悄然发生的。这种转变可以用两个词来理解是,从“我应该”到“我能够”的转变。很多粉丝也经常跟我们聊到,我不要过父母觉得我应该过的生活,我要过我自己喜欢的生活。其实正是体现了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韩炳哲把这种转变称之为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的转变。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韩炳哲的思想观点是在对福柯、鲍德里亚等人的思想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对福柯规训社会的反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之前我们介绍过一个系列的福柯思想,比如《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等著作。

福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规训社会,但是规训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过去的规训是通过权力来实现的,而现代的规训是通过知识、理性、道德、话语的方式来实现的,相较于过去显性的规训方式,现代社会的规训更加隐蔽,但是也无孔不入。

但是韩炳哲指出福柯所提出的规训社会已经过时,21世纪并不是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这里的功绩也是效率、绩效和优绩。规训社会和功绩社会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韩炳哲反思现代社会:疲惫与倦怠之源何在?

规训社会是他者的权力对主体的规训和否定,传统的规训社会中,倡导的是“你应该”,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符合他人和社会期望的普遍个体,在这种社会中,个体被他者规训。而功绩社会中,主体已经自动屏蔽了他者的规训和否定,转而是自我规训,看起来个体拥有更大的自由。

我们追求效率、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自由选择,追求自我肯定。

但这并没有带来自我个性的解放和真正的自由,而相反由于过量的肯定性和过度活跃,导致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疲劳综合症,产生出了大量的抑郁症和厌世者。

韩炳哲称之为,在自我的过度狂热中燃尽了自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25065.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