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分好书《认知驱动》:摆脱焦虑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

如果我问你人过四十,一无所成,你会焦虑、迷茫吗?你是不是也想着要尝试去改变?

我就曾是这样的处境,于是一年前自己做出一个决定,开始尝试写作。每天读书、写笔记,网上报了三门课程,听老师讲写作方法、听同学分享经验。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看书、拆文、仿写。可最后发现自己写的东西根本就无人问津,内心倍感失落。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看不到希望,我适合写作吗?迷茫焦虑始终困扰着自己,还有必要再坚持下去吗?

这是当前很多新人写作时都会面临的处境,面对这种场景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同样是从零开始写作,三年就出了一本书《认知觉醒》,销售量高达二十万册,所写的文章还被人民日报转载。写作达人周岭的成功逆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为什么你很努力却不能成功?周岭老师在《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中说:成功就是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只有你能给他人带来价值才能够成功。

豆瓣8.1分好书《认知驱动》:摆脱焦虑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

《认知驱动》是周岭老师的第二本书,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本书通过做成一件事情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得成功。

一.为什么你很努力却总是不能成功

我们说避难趋易,喜欢待在舒适区是人类的天性。一些人克服天性让自己脱离舒适区,主动开始学习、成长。我们可以把成长分为两类: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如:跑步、读书等。

外向成长:即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如:写作、画画等。

我们读书、跑步、学习这些都是属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部成长,所以即使你每天忙忙碌碌到感动自己,也感动不了他人。

比如你一年读了50本书,却很少实践和思考,没有把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让别人受益。所以书读了也只是读了,并没有为你所用。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这是很多人停滞不前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把内向成长看作培养习惯,外向成长看作打造技能。

培养习惯容易而打造技能难,大多数人只是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自我感动,却未达到努力打造技能的程度。这样的是人很难成功的,而我们这里所谓的成功并不一定要创造什么丰功伟绩,就是做成一件有利于他人的事。

二、成功就是做成一件有利于他人的事

我们要如何获得成功,如何做成一件事?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目标觉醒,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判断一个人是否自我觉醒的三个依据: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目标觉醒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觉醒的最终依据。

本书作者周岭在写作的开始阶段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想尝试投稿公众号来提高知名度。但是投稿的工作并不轻松,一篇文章要准备好几个版本,还要联系平台、推荐自己,几次尝试后让他变得越来越浮躁,最后他下定决心不再投稿,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知识写作和价值写作,深度思考,细心打磨作品,最后完成了《认知觉醒》的写作。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畅销书。

每个人的目标都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一步一步试错后得以展现。周岭的成功取决于他为自己定下了清晰的目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2.为自己定下做成一件事情的周期

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急于求成好像成了我们当代人的通病。而一件事情的达成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时间。有很多人坚持了一段时间急于看到结果,没结果就认为自己不行放弃了,实在让人惋惜。

在《认知驱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个“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理念。这是来自于李笑来的一本《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七年就是一辈子”对于做一件事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它能让人彻底告别焦虑,不再急于求成。

二是它能聚焦目标并拥有真正的结果。七年只做一件事。

三是它能让人持续学习,终生成长。人生有很多个七年,我们可以以七年为周期,到期就更换赛道,获得更多技能。

3.保持刻意练习的习惯

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要在舒适区边缘不断拓展,坚持刻意练习一项技能。为什么要选择在舒适区边缘呢?这是因为每件事情都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舒适区,会因为太简单而走神。如果总是让我们处在困难区,本能又会让我们知难而退,进行不下去。

只有在拉伸区,我们需要努力一点,就能获得进步,慢慢地让拉伸区变成舒适区。不断地扩大我们的舒适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步了。

豆瓣8.1分好书《认知驱动》:摆脱焦虑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

那我们是不是光靠刻意练习某项技能就可以成功了呢?当然不行,我们还要确保这项技能对他人有价值。

4.努力产出有价值的东西

无论我们定下的目标还是方法,最终它们都指向了同一处——产出深度价值,即制定有产出的目标,保持耐心积累价值、在舒适区边缘打磨价值,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参与价值交换。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价值交换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一是只输入不输出。这些人只知道一味地看书学习,却从未有输出。所以他们的努力付出根本没有产生价值交换的机会。

二是有输出但无价值。这类人勤于输出,甚至非常努力,只是他们总在在舒适区内打转,生产的内容价值不足。要么追逐热点、要么自说自话除了用努力感动自己,其余所获甚少。我想大多数写作新人是处于这种状态,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嗨,所以很难得到大家的共鸣。

三是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如果我们的输出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时不时有意想不到的爆发,说明我们已经在价值创造的路上了,但这时还请保持耐心,持续稳定地高质量输出才能让我们得到更高价值。

四是有价值、有积累但借力不够。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帮我们传播时,说明自身的价值积累已经足够丰厚,此时可以主动参与交换。

五是我们自己的产出确实很有价值,那么我们就让更多人知道、受益,这是一种共赢。

刚开始写作时很多人总是只读书,却从不输出,这就属于第一层次,结果不言而喻。随着慢慢的进步,他们开始有所输出,但也只是停留在自嗨阶段,那就属于了第二层。以此类推,只有我们努力达到越高层次,才能越接近成功。

写在最后:“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心声。

《认知驱动》这本书让我们看清了做成一件事的底层逻辑,破除了很多人认知上的误区,为我们的行动指明了方向,一定可以帮助迷茫、焦虑的你走出困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9567.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