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人生缘何不快乐

只因未读苏东坡

据说中国人有人不太了解苏东坡,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比如说我们夏天吃荔枝,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一到西湖我们就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到庐山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便是遇到最不会念诗的人,你问他苏东坡有什么影响?东坡肉还是不错的。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被大家喜欢,其实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己经在线上听了整整7遍了,我还是买了这本书,就是很单纯的一个想法,喜欢它想拥有它仅此而已。母亲节那天上午收到的,整个人心情无比的激动,握在手里那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对于里面的内容更是迫不及待,我分别在三天里偷了生活六个小时读完了整本书,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第一个胜利是来自人文主义的胜利。苏东坡是一个好人,他这一辈子虽然也当过官也被纠缠到政治的风波当中去,但是他从来没有害过人。其次有幽默感,然后非常有才华。

苏东坡的才华大到什么程度?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过去我听说过的苏黄,原来指的就是苏东坡跟黄庭坚,两个人都会写词,写得非常棒;说苏辛,是指苏东坡跟辛弃疾;说苏欧,是指苏东坡和欧阳修,写散文也能写进唐宋八大家的那种;说画画,是指苏东坡跟米芾,两人整天在一块儿配合,米芾是他的小辈,一天到晚给苏东坡题字的那位。

苏东坡就是无论在任何一个艺术的门类当中,他几乎都能够做到顶级,绝对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的字叫子瞻,名叫苏轼,而苏东坡是在他四十岁以后才誕生的。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穷达多变,吉凶祸福相伴相随。

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了他的每一首诗跟着一首诗原来都是按照他的整个人生的真实写照按顺序排下来的。知道他原来是在那样的情境写下了那样的诗词。然而更加的喜欢他!

苏东坡生于1036年一个叫四川眉州的地方,6岁入学堂,10岁开始写诗文。18岁结婚,娶了第一任老婆叫王弗,也是一才女。王弗是一个在家庭与事业当中都能帮到苏东坡的妻子,就比方说苏东坡有一句话,他经常跟别人吹牛,他说:“我这人好处是什么?”“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老舍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跟谁都能聊到一块儿,觉得玉皇大帝也行,底下的这个要饭的也行,都能聊得很好。他的妻子王弗就很担心,说你这个样子,你分辨不出坏人来很危险的,因为有的人他是坏人,你也把他当好人,最后就会出很多的问题。所以,他老婆经常垂帘听政,他在前面跟人说话,结束之后他老婆跟他讲,这人你要小心,这人是坏人,小心。

王弗在陪伴苏东坡11年后就去世了,这才有了苏东坡的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他为王弗写的诗,王弗去死后,苏东坡的第二任老婆是王弗的堂妹,叫王闰之,王闰之是陪伴苏东坡最久时间的人。第三任叫王朝云。

苏东坡他的一生一共经历了几朝皇帝。感觉宋仁宗应该是宋朝最好的皇帝了,他励精图治,能力很强,是个明君。接下去宋神宗是一个心地善良,野心勃勃的年轻皇帝。在宋神宗的那个时候,就是王安石变法的那个时期。王安石在宋仁宗手里边不被重用,宋仁宗不喜欢王安石,但是王安石说动了宋神宗一起进行了王安石变法。那时王安石变法就成了整个北宋国运的一个转折点。

可以说苏东坡的伯乐是欧阳修,欧阳修对苏东坡喜欢到什么程度?欧阳修经常看苏东坡的文章的时候,就跟周围的人讲“我喜急而汗下”,这个年轻人写的文章,我一读浑身冒汗,我觉得这写得太好了。欧阳修说“我要退让此人,使之有出人头地的余地”。我得退开了,这人绝对把我赶走了,我要给他让路,我要和子孙们讲三十年后,没人会谈论我肯定都是说苏东坡。欧阳修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够识人善用,而且还勇于给人家让位,我觉得这个是特别了不起的精神。

苏东坡有个弟弟叫苏辙,苏轼的轼是那个车的前边,苏辙是后边,辙是后边的印子。所以看这两个兄弟得多好,一个在前面走,一个在后边跟着,两个人好了一辈子。苏东坡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想到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首情诗,什么千里共婵娟,一想到这个就是情诗。其实不是,是怀念他弟弟,给他弟弟写的,两个人感情特别好,诗叫<水调歌头>

为何说苏东坡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苏东坡开始倒霉的事情是在1079年发生的,那时皇帝给他一个嘉奖,给了一个嘉奖以后,苏东坡给皇帝写了一个谢恩表,在谢恩表里边还写了几句说那些朝廷小人那些话,结果这些话被人挑出来,一条一条地逐条地挑出来,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接下来就有了“乌台诗案”开始了一路被贬的人生。被贬到了一个叫黄州的地方,也是在这个叫黄州的地方才誕生了苏东坡。黄州就是现在的黄冈,出高考状元的地方,在黄州第三任妻子王朝云给苏东坡生下了一个孩子。生了孩子以后,苏东坡给这个孩子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很有名,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就是笨一点没关系,最好是无灾无难就好了,但是事与愿违,朝云的这个孩子只活了十个月就去世了。

苏东坡在黄州做了很多好事,比如说他发现老百姓不会吃猪肉,苏东坡就教当地的人做东坡肉。他的东坡肉就是在黄州这个地方发明的,然后离的不远就是赤壁。苏东坡就跑到赤壁去玩,也是在那写了前后《赤壁赋》。苏东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赤壁赋》里边体现得很清楚。他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呢?真的写得太好了,也就是说你有闲,你才能够获得山间之明月和江上之清风。苏东坡在这个地方写了特别多了不起的文章,还有《寻人不遇》里曾经引用过这首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东坡的诗文真的,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就是在今天看来我都觉得如此这般生活写照真实!

苏东坡的诗文据说是在仁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只要看到皇帝吃饭的时候停顿,那就一定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和诗句。可想而知,当时他的诗文作品几乎成了当下重要的娱乐内容。

贬黄州过后又被贬到杭州又到岭南,这是宋朝第一个流放到岭南的人,之前从来没有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在中原大陆的人看来,那种地方遍地都是那种瘴疠之气,没法住人的,所以大家都跟苏东坡告别,说这就要完蛋了。苏东坡就一路这么去到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在惠州。哈哈……也是因为这句诗,我每每想起这些诗,都觉得苏东坡真的太可爱了。真的想笑因为这句诗,被当时的章惇贬到海南岛去,海南岛那时叫儋州,而苏东坡叫子瞻,这个儋州和那个“瞻”字是很像的,那个偏旁部首是一样的。换现在的话说,不难想像当时的章惇是故意整苏东坡的。也算够狠的一个人物。儋州可是隔着海的,在当时就是没有人去过的那样的地方,瞬间感觉苏东坡成了个探险家了而且你知道吗?最重要的是苏东坡在去海南岛的时候,已经60岁了。60岁的老人家被贬过海,苏东坡说完了,此去完蛋了,这次乐观不起来了,然后跟所有人告别。儋州当时就是一个食无肉,医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就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想象的是苏东坡依然能游览山水,吟诗不断,如《儋耳》诗中有“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之句,大家还都以为会怎么样是吧?还真不会 ,苏东坡在那里还能发现好多好东西,比如说生蚝。他说这玩意好吃,这东西没人要遍地都是,随便架个火一烤就能吃,特别好吃。他给他的儿子苏迈写信,他说,“我在这儿发现了一个好吃的,当地人叫蚝,那个特别棒,告诉你,你要保密,别告诉北方的人。因为一旦你告诉北方的人,北方的人到时候都跑来吃这生蚝”。看到这,感觉苏东坡就是一个无论在哪种环境之下,都能够将生活过得很有趣的一个人。然后在那没有墨写诗,便自己研究如何制墨来写字写诗。还开学堂教当地人文化。在当地和居民都相处得非常好 ,唯一不好就是热了点。

到了1100年,当时的哲宗皇帝去世了。苏东坡收到圣旨说可以回去了。那时苏东坡已是有疾病在身的人。在常州的船上就已经显得快不行了。大概是到了1101年7月份的时候。他的病情恶化,夜里还发高烧。在苏东坡死之前最后的一句话说得非常有哲理,他说,“勉强想就错了”,原因是身边的人看到他那样了快不行了,劝他说,老苏,你现在可以想想去往西天的事了。然后苏东坡说,我这一辈子未曾作恶,我只要前面没有做作恶,我就相信我不会承受太差的果报,所以等到现在再来想我要去往升西天的事就错了的意思。足以见得苏东坡心中对佛教的这个理解真的很透彻的,且非常正确。当时他儿子向前一步是想要向父亲请示遗教的。结果苏东坡一言不发便去了。那时他的浩然之气用尽了。正如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 ,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 ,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苏东坡去世,享年65岁。至今他的名字不只是一个记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最后用他最后的一首诗结尾吧

《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是苏东坡写给儿子的,也是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首诗。短短四句话寥寥二十八个字。

首次写后感,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27566.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上午11:31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