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禁书: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外国禁书: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作者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力作,写作于 1894年。

这部作品讲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男主人公裘德少年时即与他所生活的那个死气沉沉的小地方格格不入,他心中憧憬着的是一种高尚的、能使他安身立命的东西,他把他的精神寄托在了一个令人景仰的地方。为了实现理想,他像耗子一样,用尽办法,倔强不息地啃着那些像山一样沉重的学问;像老马一样,辛勤劳作换来维持生计所需要的必需品。为了将来能一展宏图,他还掌握了石匠手艺,准备将此作为谋生手段,作为他“学者的灵魂所依附的躯壳”。在十九岁之前,对未来事业的幻想与追求一直是裘德寄托全部情感的地方。随着艾沙白拉这个什么都不在乎的女人对裘德的骚扰,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令他感到狂欢的新东西,他找到了一条发泄感情的新出路,尽管他的生命与她毫无相似之处。在裘德头脑的深秘之处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女人并无可取之处,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她引上了婚姻之路。裘德的这段生活苦不堪言,由于一时愚蠢的冲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并没有由于艾沙白拉远走澳洲而彻底完结。像裘德预言的那样:是管一辈子的。

外国禁书: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中断了和艾沙白拉无聊粗俗的夫妻生活后又过了三年,裘德背着石匠工具来到了那座他已向往多年的城市、大学所在的地方。使他终于成行的动机与他求知方面的关系较远,而与他感情方面的关系更近。因为,他有一个叫“淑”的表妹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裘德虽与她尚未谋面,但“淑”的照片曾使他心有所动。他开始在她身上作新奇的梦想。裘德在城里重又见到了费劳孙先生——一个四十多岁的失意的小学教员。“淑”像一缕春风吹进了裘B的心,裘德与淑的交往使他重新焕发了活力。大学无情地拒绝了裘德的人学请求,淑却答应了费劳孙的求婚,并在费劳孙的安排下进了一个名为师范学校,实为女修道院的教育机关求学。淑因为与裘德外出游玩误了返校时间,又无法忍受学校对她的惩罚而逃出了学校,最后被校方开除了。走投无路的淑不得不履行与费劳孙的婚约。淑的婚姻很不如意,一方面是生理上对丈夫的极端厌恶;一方面她又受着裘德的强烈吸引。淑毅然与丈夫分道扬镳,决心与裘德一起去追求自然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生活并不顺遂,他们与各自的原配离异后,也没能使各自漂泊的生命之舟驶进婚姻的港湾。他们的精神无法适应含有强制成份的家庭关系,害怕重又落入“契约”的陷阱,而失去生活的诗情画意。他们不得不与世俗偏见作力不从心的拼斗。

外国禁书: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裘德放弃了所有的宏图大志,甚至连当石匠的资格也失去了,只得靠打零工、做面包来养活一家五口。迁徙不定的生活使裘德的身体越来越坏,最后竟沦落到连一处安身之所都找不到了。艾沙白拉同裘德生的长子“小老头”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家中的人口太多,在某种病态心理的驱使下,他结束了自己和另两个小孩子的生命。“小老头”身上集中着裘德首次婚姻里所有的不幸和阴暗;二次结合中所有意外和过失。痛不欲生的淑紧接着又失去了腹中孕育着的胎儿……惨痛的现实夺走了淑最后一点勇气,她开始依赖宗教这剂“麻药”,迷醉中她竟离开了裘德,抛弃了真正属于她的婚姻,回到了费劳孙身边。此刻,已成寡妇的艾沙白拉也乘裘德之危用诡汁诱骗裘德和她重缔婚约。裘德的生命之火渐渐熄灭了,纪念日那天他那颗跳动了近三十年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去的那天身边没有一个人。

外国禁书: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哈代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强调:这部小说本来只是作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为成年的男男女女写的,他感觉不到,在这本书的写法方面,有任何可以非议的地方。维多利亚时代,长篇小说多采用先在期刊上连载,然后汇辑成书的方式出版,而且不允许登载作品中有任何“不雅”的情节,哈代只好对某些情节加以删节和改动,使作品得以在期刊上露面。直到八年以后,这本书才按它原来写成的样子问世。这本书一发表,立即招来了各方面的责难,甚至是谩骂。1896年,英国流动图书馆禁止出借此书。教会指责哈代宣扬与传统婚姻概念背道而驰的道德观。甚至连哈代的妻子也认为他的道德堕落得无可救药。

声明:图文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84490.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