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琵、琶这四个汉字都是“玨”字头,这是为什么呢?

我国传统的弹拨弦乐器有琴、瑟、琵琶等,大家发现没有琴、瑟、琵、琶这四个汉字都是“玨”字头。那这是为什么呢?

琴、瑟、琵、琶这四个汉字都是“玨”字头,这是为什么呢?

“玨”读音jué(音绝),同“珏”。合在一起的两块玉。这个貌似和弹拨弦乐器一点不沾边啊!别急,咱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琴,原指古琴,传说由神农创制。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面板外侧有十三徽。底板穿“龙池”、“凤沼”二孔,供出音之用。上古作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至周朝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为七弦。古人把琴當作雅乐。

琴,籀文像有支架、有弦枕、有众多丝弦的乐器。篆文简化了象形特征:用两个“王”代表多排的弦枕和弦线;下半部分代表像乐器半圆体式的共鸣箱。隶书误将篆文半圆形的音箱与弦枕写成“今”。

瑟,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据传说夏朝便有磁乐器,也有记载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瑟,金文是象形字,字形上部像横格的琴枕和竖排的琴弦,字形下部像拱形的琴架。有的金文底部写作马鞍形的“皿”形表示共鸣音箱。有的金文底部写作“必”形,表示护柄的缠带,指弹奏者在拇指或食指上缠着小拨片,用小拨片弹拨琴弦。籀文是“非”形和“大”形的组合,大,指人,即演奏者。非(排),即用两手拨,表示用两手抚拨琴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顶部写成“玨”。

琵琶,是梨形四弦弹拨乐器,唐代亦有五弦琵琶。现代四弦曲项琵琶是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中国。

“比”是“批”的省略,表示用手掌反切。琵,篆文=珡(多弦多枕的乐器)+比(即“批”,用手掌反切),表示用手“批弦”,即用手指急速地连切几根琴弦,使几根不同音高的琴弦产生急骤而暴发的声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琴形状写成“珡”。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珡”简化成两个“王”。

巴,是“爬”的省略,表示手脚并用,匍匐缓行。琵,篆文=珡(多弦多枕的乐器)+巴(即“爬”的省略,匍匐缓行),表示用手指“爬弦”,即用手指缓慢而流畅地逐弦弹拨,使几根不同音高的琴弦由高而低依次产生柔和着陆的声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琴形状写成“珡”,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珡”简化成两个“王”。

“琵”和“琶”是弹奏古琴的两种相对指法:“琵”外剔,“琶”内拂;“琵”急骤,“琶”和缓;“琵”是由低到高的暴发,“琶”是由高到低的收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89007.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26日 下午4:35
下一篇 2023年12月26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