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义)、善、美几个字为什么都是“羊”字头?

汉字里有很多“羊字头”的字,比如羔、姜、羌、善、美、羲、義等等,“羔”字是羊字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其他几个字为什么也是“羊字头”呢?我们来逐一讲解。

“羔”字很好理解,“羔”本指小羊。 《说文解字》: “羔, 羊子也。 ” 。

義(义)、善、美几个字为什么都是“羊”字头?

甲骨文字形是羊头的样子, 代表羊, 四周的 小点是 “小”字,组合在一起是“小羊” 的合文和会意。金文省去小点,改为一粗弧。古玺文将粗弧改为 “火” ,增加了 “羔是美味” (即烤羊)的含义。小篆在规范笔画时确定为 “羊、火”结构,完全背离了字的初义。隶书将 “火” 简化成为四点,从而成为今文。

“善” 是美好,友善的意思。《说文解字》: “善,吉也。”

義(义)、善、美几个字为什么都是“羊”字头?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是羊头的形状。突出表现羊的眼睛。羊的眼神在动物中温顺平和,羊又是美味,用羊比喻善义十分恰当。金小篆字形在“羊”下加“言” (或“誩”)字,表示语言友善。隶书以直笔方折取代了篆书的弧笔圆折。

“美” 字本是装饰美。后泛指视觉形态、饮食味道等一切优良的东西。《说文解字》: “美,甘也。从羊,从大。” 后人俗称 “羊大为美” 是对汉字缺乏了解所致。

甲骨文、 金文及小篆字形近似,都是人的头上戴有羊角和羽毛等饰物的形状,生动地反映了以狩猎为生的先民的审美意识。隶书将下边的“大” (人的正面形)字写作 “火” ,成了火烤羊肉。与烤羊羔的 “羔”字近似。释作美味。

“美”字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常以牛羊等兽角及大鸟的羽毛制成头饰装扮自己。最初也是为捕猎时便于潜身靠近动物,身披兽皮,头戴羽角,后发现此装扮很美,便沿续到生活之中了。

“羌”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说文解字》: “羌,西戎牧羊人也。”有将牛羊角作头饰的习俗。

甲骨文字形上部是一对向下弯曲的羊角,下部是一人形; 也有甲骨文左旁是一羊头形,代表放牧的牛羊,右旁有一手持鞭或绳圈等放牧工具形; 另有甲骨文字形有一项部拴有绳索的俘虏形,表示殷商的敌人和捕获对象是羌人; 还有甲骨文字形是羌字下有一“火”字,一说是游牧民族有围火而居的生活习俗,一说是将被俘的羌人作为人牲放在火上烧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习俗。两说都有椐可依。金文与甲骨文字形近似,唯将拴人的绳头散开,较甲骨文的绳更象形,同时将头饰直写成“羊”字。小篆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规范了笔画,遂定型。隶书将羊角拉平,人形成八分势,脱离了象形字。

“姜” 有多种说法:一、羌人之女; 二、神农氏的姓。《说文解字》: “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 为形声字。

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写作字形象头戴羊角装饰物的女人形。 与 “羌” 字同源。 后来的金文及小篆将羊角写作“羊”, 女人写作“母。 会意与 “羊” 生活在一起的女人, 或称 “牧羊女” 。 隶书将已变成现在的字形。

“義(义)”和“仪”最初是同一字,指礼节、仪式。《说文解字》:“义,己之威仪也。”

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虽有不同,但字素完全一样:上边是“羊”,下边是“我”。“羊”是最温顺善良的动物和美味,用“羊”表示美、善。“我”是仪仗类兵器。用“羊”和仪仗组合的“義”字,正可表示美好的仪表和礼仪。后另加“亻”旁成“仪”字,“义”字则转指有公益性的品德、行为。

“羲”字甲骨文会宰杀牺牲以献祭之意。《说文解字》:“羲,气也。从兮,義声。”

“羲”字甲骨文从“我”从“豕”,金文从“義”从“豕”,学者认为“豕”象截去头的猪形,「我」是一种长柄及有锯齿的戈形兵器,小点表示宰割的碎片。金文从「義」,秦建文认为字形象既宰猪又宰羊。“義”」应是「羲」的声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8920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4:07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4: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