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回忆:生产队时期的副业

生产队时期,光靠庄稼地的收入肯定是更穷。所以大部分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副业收入,有粉房;豆腐坊、豆片房、油坊等。粉房和豆腐的副产品可以供生产队养猪。我们生产队有豆片房,缝纫组(所谓的缝纫组也就是母亲一个人再加个锁扣眼的年轻妇女,还有一个兼职副业会计),因为有一段时期个体不让搞衣服加工),缝纫机是我家的,一开始生产队每年出磨损费,后来又做价给生产队。每逢集日去街上接活,回来做好待下集带去(每个集相隔6天),做裤子6毛,上衣8到9毛,中山装一元,大衣分长短大致2——5元,收入当然归集体。生产队给母亲每天记12分,那个年代一个劳力每天才10分。这引来个别社员的不满,说什么一个妇女一天12分,咱们黑汗白流起早摸黑才10分!生产队长反驳说:人家那是技术活,你能干吗?其实在缝纫组给母亲记的12分,也远不如自己干挣得多。因为一个劳动日值(10分)才三、五毛钱,自己干每天就是做三套衣服就是几块钱。方圆10里8村才三个裁缝,记得有个人20多里来到我家做衣服呢,所以活也不少。

六七十年代的回忆:生产队时期的副业

豆片房由两个年轻的劳力经营,一个负责卖,一个负责做和喂猪。做豆片都是晚上,因为那个年代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秋冬春季节本队很多年青人(我们这里叫二混子)都在那里聚集,因为晚上基本都是稀饭一会就饿了,看着人家揭豆片都想吃,有的佘帐,更多的是打赌,我就打过一次,规则是对方能吃下二斤豆片,豆子我出,如果对方吃不下就算输,他吃的二斤豆片就自己出,还得给我二斤。结果大多数人都吃不下去……那卖豆片的当然乐观其成,经常凑对年青人打赌,不管双方谁输谁赢,消耗的都是豆片

生产队缝纫组先后用了两台缝纫机,第一台磨损严重做价70元处理给本小队会计家,第二台用到1974年缝纫组解体,做价一百三十元归我家,继续从事服装加工。豆片房坚持到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后解散生产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3764.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5日 下午8:29
下一篇 2024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