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说:人类文学水平最高的8部小说

小编先甩个锅,说这8本书全世界文学水平最高,这话不是小编说的,这话是作家余华说的,谁要不同意,要怼就怼他吧~~~

1.三个火枪手

作者:[法]大仲马

图片

《三个火枪手》,又译为《三剑客》《侠隐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主要描写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占胡格诺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故事。

大主教黎塞留为了帮助国王路易十三,费尽心机想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

而主人公达达尼安和他的好朋友三个火枪手则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罗网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全书情节曲折生动,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读来更加震撼人心。

2.伊豆的舞女

作者:(日)川端康成

图片

本书是川端康成的中短篇小说集,特别收录名篇《伊豆的舞女》,同时收录《篝火》《温泉旅馆》《十六岁的日记》等精致短篇18篇。

在乍晴乍雨的伊豆山道上,来自东京的少年偶遇一群巡回艺人,被其中天真未凿、憨厚娇美的小舞女薰子吸引,薰子也渐渐对少年生出眷恋。

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向对方倾吐过一句爱慕之情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察觉非察觉之间,一切言行都十分淡泊、含蓄。

离别的时刻近了,却留下一曲世上至美的初恋。

3.孔乙己

作者:鲁迅

图片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4.南 方
作者:(阿根廷)博尔赫斯

图片

《南方》的文学魅力最富异彩之处——用一样的文字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里,胡安·达尔曼偶然受伤住院,病愈后乘火车回渴念已久的南方,结果火车没停在惯常的车站,他在稍前一站下了车。
等车时,他在一家杂货铺子里吃了晚饭。旁边一个喝醉了酒的小流氓向他挑衅,激他去搏斗。
“达尔曼紧握他不善于使用的匕首,向平原走去。”这是一种现实的读法,说的是一个不愿意死在手术刀下的南方人的野性回归。
他终于如愿以偿,在南方的旷野上死在小流氓械斗的刀子下。
第二个是一个寓言故事:达尔曼渴念南方,结果回到南方时,南方却杀害了他。一个人死于他所热爱的事物,这正好是王尔德所说的“每个人都戕害了他所热爱的事物”的颠倒。
在第三个故事里,达尔曼也许从未回到南方,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做了个梦。
在那场梦里,达尔曼病好了,乘火车回到了他渴念已久的南方。
在那儿的旷野上他持刀拼杀,幸福地死于械斗中的刀锋下。
5.傻瓜吉姆佩尔
作者:(美)辛格

图片

吉姆佩尔是辛格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的主人公。作为犹太人,吉姆佩尔显示了他对上帝的绝对的服从,以及在痛苦面前隐忍和克制的精神。
吉姆佩尔是一个犹太小镇上的面包师,自幼父母双亡。
他诚实、拙朴却饱受镇上人的捉弄和欺辱。
镇上人合谋逼迫他娶淫妇艾尔卡为妻。艾尔卡生性放荡,相貌平庸,而且还带着个私生子生活,境况窘迫。
起初,吉姆佩声称“永远不会娶那个婊子”,但是没过多久就改变了主意,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和艾尔卡举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婚礼。
婚后,艾尔卡依旧和镇上的许多男人明来暗往苟且偷欢。20年中,她共生下了六个孩子,可是儿子的父亲都不是吉姆佩尔。
尽管如此,吉姆佩尔并没有因此离弃她,而是辛辛苦苦地挣钱养家,对待六个私生子也像亲生子女一般疼爱。
6.
作者:[波兰]布鲁诺·舒尔茨

图片

《鸟》讲述的是关于作者父亲的故事。舒尔茨在回忆、琢磨他父亲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寄托,并将其写入这篇文章,于是我们看到的父亲是基于现实的二次创作形象。
我们无从探究父亲是否真正拥有过一个鸟的王国,但我们从文中可以了解到父亲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王国,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舒尔茨在文章中为父亲的精神王国添砖加瓦,形成了一个分析父亲权力消解变化的轨迹,通过它,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地从文中提炼出最多情感的人物的丰满形象。
父亲在作者笔下多次“变形”,他孤僻,且具有动物性。他模仿飞鸟,像喜阴的爬虫类躲在房间深处。渐渐地,家人开始习惯他的“不在场”,父亲在家庭中的统治权也慢慢消亡。
7.礼拜二午睡时刻
作者:〔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图片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马尔克斯第三部正式出版的作品,共收录8篇经典短篇小说,包括《礼拜二午睡时刻》《平常的一天》《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巴尔塔萨午后奇遇》《蒙铁尔的寡妇》《周六后的一天》《纸做的玫瑰花》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这些故事将读者带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用特写的镜头、温暖的色调讲述他们在绝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得体面、保有尊严且心怀敬意。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前7篇故事当中,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十分简练、十分明晰、十分客观。故事虽然平凡简单,但情感深沉、笑中有泪。
人物原型和故事主题等大都和马尔克斯的生命有着某种重要的联系。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形象来自马尔克斯童年时代记忆中的一个印象;在根据《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改编的同名电影中,马尔克斯积极参与剪辑,更亲自在影片中扮演电影院售票员;《周六后的一天》则展现了一系列马尔克斯*喜欢的主题,以瘟疫和人类的孤独为开端……
不同于前7篇,在《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马尔克斯以夸张的笔法和磅礴的叙述,讲述了马孔多独裁者“格兰德大妈”宏大奢华的葬礼,在神话传说方面拓宽了《枯枝败叶》中马孔多的前景,预示了《百年孤独》的诞生。
8.在流放地
作者:(奥)卡夫卡
图片
《在流放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作品。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是一场恐怖的酷刑,作品围绕一次以“杀人机器”为工具的处决展开叙述:某旅行家受邀到一个岛上观看对一个犯人的处决,处决由一架构造精密的“杀人机器”完成:犯人被固定在“床”上,由“靶”按照“绘制仪”中储藏的图纸在犯人的身上刺字并最终将其送上黄泉之路。
陪同的军官不厌其烦地为旅行家讲解机器运作的原理,企图说服他成为这项由“老司令官”发明的刑罚的支持者,并与自己一同对抗新司令官涉及到取缔“杀人机器”的革新措施。旅行家的拒绝最终使军官自愿成为了机器的最后一名受刑者。 
通过《在流放地》,卡夫卡暗示了现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具体表现。
首先,面对机器的包围,现代人无动于衷。他们整天围绕着机器转圈,连自己也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却还一无所知。
其次,面对权威者虚伪的正义,现代人视而不见。整个世界完全落入了集权者之手。于是,人们无一例外地变得没有生气。
曾经的信仰、道德、追求都消失得很彻底。麻木、浅陋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人类需要拯救,却也无可救药。
该作品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为现代人掘出了窥视社会荒诞本质的洞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4675.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