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斿

说文解字——斿

斿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liú 和 yóu

读liú 时,古同“旒”,古代旌旗上的飘带。

南朝梁国顾野王在《玉篇》中说:斿,旌旗之末垂。或作游。

三国魏时张揖编纂的《广雅》中说“天子十二旒至地,诸侯九旒至轸(zhěn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大夫七旒至毂,(gǔ或gū车轮中心的圆木),士五旈至肩(马的前腿根部)。后又或作斿、游、(糹㐬)。”前面这句话规定了古代各阶层旌旗的使用标准。

说文解字——斿

《周礼·春官·巾车》:「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

《新唐书·卷二○三·南蛮传上·南诏传上》:「王出,建八旗,紫若青,白斿。」

说文解字——斿

读yóu时,古同“游”,邀游之义。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甲骨文、金文的“斿”字从「㫃」从「子」,或不从「子」而从「人」,像小孩子执旌旗出行之形。本义为出游,引申为旅游。是「游」、「遊」的初文。

东周金文在「斿」字增加「彳」、「辵」、「氵」等偏旁,「遊」为遨游的专用字,「游」是表示在水中游。字义分化后,「斿」用来表示古时候旌旗末端直幅、飘带一类的下垂装饰物,可能因为这些下垂的穗带随风飘扬,有浮游的样子。

【斿】的衍生字中“斿”基本上都作为声旁

游:从「水」,「斿」声,「游」是「斿」的后起字,春秋后增「水」旁,表示在水中游泳,引申有出游、游乐之意。

遊:从「辵」,「斿」声。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写作「斿」,象小孩執旌旗出遊。「遊」是「斿」的后起字,春秋以后增「彳」(象道路)或「辵」(象腳在路上走),表示出遊。

蝣:从「虫」,「斿」声。蜉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0221.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月3日 下午5:10
下一篇 2024年1月3日 下午5: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