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辽宁,缩写为“辽”,坐落在中国东北部的南边,因为它的名字来源于辽河河谷的永久和平。以下这些是1930年代辽宁的一系列珍贵的图片,它们是90年以前辽沈人民的真实写照。这张照片是1930年代拍摄的广袤的太子江。太子河又名燕水,又名大梁水,梁水。传说,春秋战国时代,燕王的王储丹曾在这里落脚过,因此得名王储。辽宁东边的太子河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河流水系。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1930年代的丹东沙河镇,这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小镇。安东县的行政区划位于沙河镇。鸭绿江,靠近锦江山。丹东自1903年开放贸易后,由于鸭绿江上水路运输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东辽东地区的木材、粮食、山货和柞蚕等货物的主要流通中心。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安东荣安里30年代,荣安里即今为四道桥,曾为安东“烟火柳巷”,今为“四道桥”。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凌源30年代万祥寺,万祥寺是凌源地区最大的一座寺庙,坐落在凌源地区宋杖子镇下的康官营子村的北山南坡上。相传,乾隆皇帝曾赴盛京拜佛,路过凌源时曾在此地落脚,并为其命名为“万祥寺”。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30年代,一支民谣剧团在安东市演出。一名年迈的大师级人物,正一步一步地向一名少女传授唱歌的技巧。在他身后,还跟着三个年轻弟子。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30年代,四位富婆在安东市打牌。屋主的房子布置得很精美。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30年代,建平,熙熙攘攘的集市。建平隶属于辽宁朝阳地区,隶属于辽宁东部沿海城市。建平县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一个地名,它的前身是建昌(今天的凌源)和平泉县(今天的平泉)两县,在它建立之初,就取了建昌、平泉两县的名字,取了建平县的名字,取名“建平”。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绥中,30年代。绥中,地处葫芦岛,地处辽宁西南部,古代被称为杏林要塞,在明宣德三年(1428年)时,改名为广宁前镇,中后镇为万人镇,清代时改名为中后镇,在建县之后,又改名为绥中。“绥”为安宁祥和之意,而“中”则是将“绥中”两个字的缩写,与“中枢”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中枢”。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丹东30年代的街景,街上有一个小吃店,里面有很多零食。在一口冒着白烟的大铁锅中,一道道美食正在里面翻滚,看起来像是关东有名的美食——“关东煮”。

1930年代的辽宁,那时辽沈人民的生活

愉快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今天的文章欣赏到这里就完美结束啦,能够刷到我的内容也是一种缘分呀,因为这份缘分就请给小编点个赞吧,我相信和小编一样喜欢老照片的人也有很多,我会继续保持更多的原创,继续加油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9747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