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董邦达山水画作品欣赏:《山溪秋霭》高清大图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秋天的山水格外迷人,清代画家董邦达画过一幅《山溪秋霭》,画出了秋日山水的动人之处。他以四王山水为宗,融合元代山水的逸趣,整幅画看上去既典雅庄重,又充满文人情思。画中有浮云雾霭,有山溪渔舟,有峰峦叠嶂,有葱郁层林。董邦达是一位高手,他把能够想到的细节元素,都画到了作品里。

细节多了,容易产生堆砌感,画不出山水的自然美感。董邦达借助色彩,从细节的精准度入手,解决了这一难题。清代初期的王时敏、王原祁,尝试把青绿技法与浅绛技法融合,以水墨画底稿,用色彩表现空间变化,烘托情感。董邦达受此影响,用色彩强调山石的结构脉络,避免勾画精细带来的重复繁琐。

清代画家董邦达山水画作品欣赏:《山溪秋霭》高清大图

董邦达 山溪秋霭

董邦达为了让色彩和谐统一,用色较淡。为了让画面看上去干净,减少了墨笔皴擦。此外,为了突出空间关系,从前景山石到远景山石,用笔渐渐减少。通过笔法变化表现空间远近,皴擦少了,色彩多了,虚实就表现出来了。远景虚幻,近景真切,画面的真实感就有了。

笔墨是勾画山水形态的基础,有了形似之后,就要挖掘山水的内在神韵了。画中有一个细节,小船沿着水流飘荡而来,让人联想到寄情山水的文人雅士。绝美的山水有了文人的歌颂,才能广为传扬。文人与山水的结合,让画面多了文雅清新的氛围。画山水,需要“造境”,表现出山水的灵魂气魄。

清代画家董邦达山水画作品欣赏:《山溪秋霭》高清大图

董邦达 山溪秋霭 局部

董邦达从观察自然入手,结合清初四王画风,重视画外之意,于是就有了赏心悦目的《山溪秋霭》。有时候看上去构图相似的两幅山水画,呈现的韵味大不相同。这就体现了画家的“造境”能力,胸中有万千丘壑,才能畅快尽兴地随意构图。没有经营设计的痕迹,才能把眼前景色画成心中景色。

有人用四个字形容董邦达的画风,苍逸古厚。这四个字可以拆分开来理解,苍润、超逸、古雅、厚重。董邦达生活在乾隆年间,皇帝对他的山水画评价颇高。有一首乾隆御诗写道,“前称北苑后香光,艺林都被卿家占。”意思是说,董源、董其昌是前朝画坛名家,清朝有一位董邦达可以和他们齐名。

清代画家董邦达山水画作品欣赏:《山溪秋霭》高清大图

董邦达 山溪秋霭 局部

创作受到了皇帝的认可,未必是件好事。乾隆的审美有些单一,以至于董邦达在后期画了一批标准宫廷样式的山水画。如果他能保持自己的领悟,不受影响,说不定成就会更高。

很难想象,一个追求天然韵致的画家,不得不画“臣字款”作品时有多么无奈。他真的有机会比肩前辈名家,却被现实境遇打败。幸好他还有《山溪秋霭》这样的作品传世,让后人知道他也热爱过自然,也向往过林泉。

清代画家董邦达山水画作品欣赏:《山溪秋霭》高清大图

董邦达 山溪秋霭 局部

董邦达中年得子,把画山水的技法传授给他的儿子。后来他的儿子参加科举,步入官场,画画成了业余爱好。自此以后,清代画坛就很少见到这种写实浪漫的山水佳作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103805.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