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烈夫义妻

明末清初,清军对许多地方进行了屠杀,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昆山之屠等等。别看只有这几个字,但每一次的屠杀,都是数万人、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十分残忍。

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和清军的政策有关。当时,清军要统治百姓,下达了一个命令:剃发!

清初人们的发现,普遍是金钱鼠尾,光溜溜的脑袋上,只有一小撮头发扎成的辫子,这辫子不能太粗,要能从铜钱孔里穿过去,所以很细,像是老鼠尾巴一样。因此,这种发型也被称为“金钱鼠尾”。

彼时,中国人对礼法很重视,一直接受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能割了头发。古代有一种非常严重的惩罚——髡刑,就是剪掉头发。《三国演义》里,曹操甚至可以割发代首。

正因如此,所以清军入关后,遭到了强烈的抵抗,汉人宁死不降,以至于清军屠城威慑。到最后,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屠杀之后,可能仅仅幸存几十人,甚至几个人。可即便如此,到后来的顺治、康熙时期,依旧有人反抗。

在顺治帝(清代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时期,这种反抗尤其多。由此,也就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人誓死抵抗,有人留发不留头,还有人被发配……

在泰州如皋县中,有一位小吏,姓王,已经没人记得他的名字了,都叫他王义士。平日里,王义士负责抓贼、押送等事,没什么名气,也没啥大本事。

民间故事:烈夫义妻

不过,这王义士虽然没啥大本事,却十分讲义气,重侠义,有气节,因此也受到一些人的赏识。其妻子就是因为仰慕他,所以不顾家人反对,心甘情愿嫁给他,哪怕吃苦受累也无怨无悔。

明朝灭亡后,汉人做出了许多选择。有些人投降了清朝,可能还去做了大官;有些人选择继续抵抗,有些人选择死去……这些人之中,有明朝的官员,也有明朝的百姓。

和王义士住在同一个村子的人中,有一位普通百姓,叫许元博,字德溥(音同普)。此人和王义士一样,忠肝义胆,看重气节。自从皋县被统治后,人们也要接受剃发的命令,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轻则发配,重则斩头。

明知道如此,许元博也没有妥协,他拿着尖刀,刺破了胳膊,流了许多血,但却什么话也没说。妻子看到后,理解他的心意,知道他这是下定了决心,宁可掉脑袋,也不剃发易服。妻子向来理解他,因此也不说什么,心中也做好了决定。

许元博虽然只是普通人,但官府为了杀一儆百,震慑其他人,还是把他判了死刑。而且是在闹市处刑,这个,在古代叫“弃市”,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为许元博收尸。

至于许元博的妻子,则被判流刑,就是要发配到东北宁古塔,做披甲人的奴仆。说是发配之刑,不是死刑,其实这刑罚比死刑还令人难受。一方面,路途遥远,前途险恶,恐怕很难活着到那里;另外,就算活着到那里,也很痛苦,过得不是人过的日子。

老百姓们知道后,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夜里在家中摇头叹气。

民间故事:烈夫义妻

巧了,王义士知道了这件事,更巧的是,负责押送许元博妻子的衙役,就是他。他看着许元博被杀头,已经十分自责,又看到他妻子这般,就更加难受了。他被许元博夫妻两人的高尚感动了,他想救许元博的妻子,但苦于没有办法。

回家后,王义士吃不好,睡不着,苦苦思索,还是想不到好办法。深夜,他实在忍不住了,只能抱头痛哭。为免打扰妻子,他还要硬生生压低声音,捂着嘴哭泣,让自己尽量不发出声音。

但是,妻子还是察觉到了,他问王义士:“相公,你怎么如此悲伤呢?出了什么事?”

王义士擦了擦眼泪,什么也不说。

妻子又问了几遍,王义士说:“这件事很严重,不是你一个妇道人家应该知道的。再说了,你就算知道了,也没啥用。”

妻子依旧很平静,说:“我确实是个妇道人家,不懂得你们官府里的事,也不知道外面的事。但是,我是你妻子,我应该为你分忧解愁,你不要拿妇道人家来骗我。我知道,你是遇到了事,快跟我说一说,说不定我能为你出谋划策。”

王义士知道,妻子很聪明,也很有大义。他想了一下,把自己想救许元博妻子的事,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说后,大受感动,正色说:“相公,你敬佩许元博,又想救他的妻子,如此高义,实在可以算得上是豪杰啊。只是,这事儿我想了,确实没啥好办法,除非找一个人,来代替许元博妻子,不然这事不能成。”

民间故事:烈夫义妻

“是啊,我也想到了这个,可是,这世界那么大,谁肯代替她去呢?如今人情冷暖,你我皆知,休说狐朋狗友、泛泛之交,便是至亲至爱之人,恐怕也做不到啊!”

“相公,这话说得对,但也不对。天下人那么多,确实做不到,但有一个能做到就够了,不是吗?我想了,我愿意帮你,代替许元博的妻子。这样,既成全了我对夫君的情义,也成全了夫君对他的情义。”

“你说这话,是真是假?莫不是骗我?”

“小女子一言,也胜过那君子一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又何必骗你?”

“可是,可是,我……我怎么舍得让娘子你去……去那苦寒之地呢?”想到这里,王义士又一次忍不住,抱头痛哭。

“这天下,我不理解相公,还有谁能理解相公呢?我不去,还有谁去呢?放心,我不后悔,也不害怕。再说了,这一路上,还有相公陪着我呢!”妻子神色始终很平静,也不流泪,也不叹气,仿佛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王义士向来了解妻子,知道她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于是,他不再劝,郑重地向妻子施礼,妻子也郑重回礼。

次日,王义士到许元博家,告诉了她计划,并让她躲起来。许元博的妻子原本不肯,但拗不过王义士,何况这事不能声张,万一败露,只怕要连累王义士一家。于是,她不再推辞,哭着谢了王义士,躲到娘家去了。

王义士的妻子,就住在了许元博家中。

民间故事:烈夫义妻

于是,到了发配的日子,王义士抓了自己的妻子,来到官府,走了程序后,两人就开始上路了。一路上,经过许多郡县驿舍。每次到了官家检查的时候,她们就要演戏:王义士呵斥罪犯妻子,罪犯妻子哭哭啼啼,浑身衣服都破烂了,又脏又臭。

等到了没人的地方,王义士会把妻子身上的枷锁去掉,给她换上暖和的衣服,让她多吃一些好的,不然路上扛不住。两人就这样,互相扶持,一路鼓励,前后走了五千多里路,这才最终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的风霜艰苦,两人都甘之如饴,没有丝毫的抱怨和后悔。所谓“历数千里,抵徙所,风霜艰苦,甘之不厌”,正是如此。

王义士把能留给妻子的东西,都留了下来,然后和妻子告别,这才踏上回程的路。

慢慢地,这事儿淡了,但随着许元博老婆的感谢和王义士妻子的神秘失踪,慢慢地,大家知道了真相。当地人知道王义士和妻子的壮举后,纷纷被感动了,他们一传十,十传百,避开了官府,然后聚到了一起。

他们每个人都拿出一些钱,凑了许多,然后交给王义士,让他去赎回妻子。靠着这些钱,王义士做到了,他打点关系,终于赎回了自己的妻子。

回来后,夫妻二人团圆,一直活到晚年去世。终其一生,他们都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最后,我们来看看作者对王义士和他妻子的评价。

外史氏曰:今之吏胥,只知侮文弄法以求温饱,何尝知有忠义也?王胥竟能脱义士之妻,而其妇尤能慨然成夫之志。噫,盖亦千古而仅见者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潇湘读书社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xiangguan.cc/72498.html
⚠️侵权声明: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xiaobing1945@163.com 反馈,我们将尽快处理。
⚠️转载声明:若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并附出处,谢谢合作。
(0)
上一篇 2023年3月8日 下午4:03
下一篇 2023年3月8日 下午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网站客服